失律@这些很著名的诗都失律了,还能算格律诗吗?谈谈格律诗的判定标准( 二 )


当然“折腰体”不止这一首,韦应物的《滁州西涧》、太上隐者的这首《答人》也属于折腰体:
偶来松树下,
高枕石头眠。
山中无历日,
寒尽不知年。
可以看出来,“折腰体”除了失粘,没有其他毛病,也属只有一处瑕疵,可归于格律诗范畴。
失律@这些很著名的诗都失律了,还能算格律诗吗?谈谈格律诗的判定标准
文章插图

三.对仗
一般认为律诗的颈联、颔联需要对仗,排律除了首联、尾联外其他各联都要对仗,但一首诗若仅仅颔联不对仗,没有其他格律方面的问题,这首诗一般认为也属于格律诗。这种诗被称为“蜂腰格”,因为本来应该两联对仗,现在只有一联对仗,相当于腰变细了。
例如李白这首《塞下曲》: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失律@这些很著名的诗都失律了,还能算格律诗吗?谈谈格律诗的判定标准】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此诗只有颈联对仗,属于“蜂腰格”,仍属于五言律诗。
总结一下,由以上例子可以看出,若一首诗仅有一处格律存在瑕疵,此诗仍属于格律诗。如果有两处或多处瑕疵呢?我认为应该排除在格律诗范围外,属于古体诗。
失律@这些很著名的诗都失律了,还能算格律诗吗?谈谈格律诗的判定标准
文章插图

当然,在格律诗尚未成熟的初唐,确实存在两处或多处瑕疵的格律诗,比如崔颢这首《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失替”且仅有颈联对仗,但因为当时格律诗尚未成熟,很多人依然把此诗归为律诗,甚至有人称此诗为“古今七律第一”。
读了本文大家对格律诗可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写格律诗时当然应尽量追求“律美”,但如果某处存在小瑕疵,也无妨,这属于“缺陷美”,总比“因形害意”要好的多。
失律@这些很著名的诗都失律了,还能算格律诗吗?谈谈格律诗的判定标准
文章插图

朋友们,关于本文讨论的格律诗判定标准,大家有何高见?欢迎积极分享。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