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元旦古诗五首:每一个新年都与众不同,每一个日出都绚烂无比

《淮南子·原道训》有一句话:”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意思是自古以来的圣贤先哲对直径成尺的璧玉并不珍视,他们更珍视光阴。唐末五代十国著名诗人王贞白在江西庐山五老峰下的白鹿洞读书时曾写过:“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那么,古代没有钟表,怎么度量光阴呢?古人用“圭表”测量日影长度,指导农事活动。
其实从“昼”字也可以看出来。“昼”字由“尽”和“日”构成,"尽"就是度量到光阴终点"、"度量到日落"之意。
说文解字中说:“昼,日之出入,与夜为界”。意思是在太阳上山与太阳下山之间,与夜交界,也就是太阳从东方升起至太阳从西方落下为“昼”,就是白天。
"旦"最早见于商代甲骨文,是一个象形字,形象地表达了太阳从东方升起之意,也就是"日出"。
"尽"与"旦"组合起来表示“从日出到日落的一段光阴",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白天,《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昼”和“夜”加起来就是一天。
苏辙#元旦古诗五首:每一个新年都与众不同,每一个日出都绚烂无比
文章插图

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这是关于元旦最早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正月”条目云:“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也就是说,元旦这一天就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大年初一。
元旦到底是不是大年初一呢?司马迁的《史记》给出了答案。司马迁说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又恢复正月初一为元旦。所谓正月初一,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农历正月初一。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纪回年采用公元年法”,确认每一年第一天,即一月一日元旦日为中国的法定节日,俗称阳历年。
苏辙#元旦古诗五首:每一个新年都与众不同,每一个日出都绚烂无比
文章插图

唐宋时期,元旦就是初一,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孟浩然就曾经在元旦写过一首五言诗:
田家元旦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我年已强仕,无禄尚忧农。桑野就耕父,荷锄随牧童。田家占气候,共说此年丰。
孟浩然一生没有入朝为官,是隐居模范。某个大年初一,他怀古思今,夜观北斗,感受斗转星移,旧年疏忽而过,汇入历史的长河,日出东山,迎来一朝新岁。而我已经步入壮年,虽然目前没有为官没有俸禄,但心里仍然担心农事。有农夫在桑林耕作,也有农人扛着锄头和牧童一起劳作。农家人全靠天气吃饭,风调雨顺的一年就是丰收年。
苏辙#元旦古诗五首:每一个新年都与众不同,每一个日出都绚烂无比
文章插图

唐朝时,过元旦是有七天假期的,叫“元正假”,包括元旦前后各三天,加上元旦日,一共七天假期。初一这一天,文武百官衣冠整齐要举行“大朝会”,就是给皇帝拜年,跟皇帝团聚,陪皇帝观看歌舞表演。
孟浩然是唐朝诗人中唯一一个没有做过官的人,并不是他不想入仕途,他曾说“乡曲无知己,朝端乏亲故”,他只是苦于没有人举荐。所以在隐居的路上越走越远。
只不过新年这一天,孟浩然难免遥想那些在朝堂陪皇帝过年的百官,皇帝不给我俸禄,我也落得清闲自在。看不到歌舞升平,但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与邻居把酒话桑麻,也不失为一件乐事。难怪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苏辙#元旦古诗五首:每一个新年都与众不同,每一个日出都绚烂无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