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陶瓷#商邢都、燕下都、战国中山国、邯郸赵王城……诸多古城曾在这片土地上诉说繁华。( 四 )


“2016年冶子窑唐代地层最新出土的点彩装饰器物标本表明,点彩装饰技法在唐代已非常成熟。窑工们用毛笔工具在器物上,或绘太阳纹、菊花纹、草叶纹,或点绘斑点,从而改变了北朝、隋代以来瓷器的单色釉装饰局面,为后来磁州窑发展形成独特的装饰风格奠定了基础。”磁州窑博物馆馆长赵学锋表示。
到北宋,磁州窑借鉴外地窑口经验,形成了以毛笔书画装饰技法为主流的独特风格——“白地黑花”。
一支毛笔,又一次给中国瓷器带来了全新的境界。
磁州窑毛笔书画装饰技法,在瓷器史上首开书法绘画装饰的先河,彻底打破了南北陶瓷单色釉装饰的局面,不仅在当时引领了新潮,对后来的很多名窑也产生了影响。
“素胚勾勒,笔锋浓淡”,磁州窑这种开创性的装饰技法,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后世中国瓷器最主流的一种产品——青花瓷。
在中国陶瓷史的研究中,元青花的出现一直被誉为“横空出世”:它没有像其他著名窑口那样,经历一个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阶段,一露头角就成熟工整、近乎完美。
“元青花瓷器出现以前的景德镇,是一个生产素白瓷和青白瓷的窑场,未曾烧造过以毛笔为绘制工具的瓷器。近年来有研究人员根据有关文献认为,当时绘制青花瓷器的工匠很可能就是因战乱南迁、具有良好绘画基础的磁州窑工匠。”赵学锋表示。
匀净纯粹的白瓷底色,精美成熟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技法,开创性的毛笔绘制……以邢窑、定窑、磁州窑为代表的河北古代瓷器窑口,不但在燕赵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更在之后的千百年里走出了燕赵大地,对中国古代瓷器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
因此可以说,河北太行山前这片神奇的山前平原,也是中国古代瓷器发展孕育的重要渊薮之一。
●古城荟萃:一条文明发祥的神奇走廊

中国陶瓷#商邢都、燕下都、战国中山国、邯郸赵王城……诸多古城曾在这片土地上诉说繁华。
文章插图

太行山东麓冲积扇及主要古都分布示意图
如今的燕赵大地上,城市星罗棋布,古城名镇不可胜数。
当我们把观察的视角提升到高空,这些古代名城名镇的分布密码就不难破解:海河、滦河两大水系犹如两把巨大的扇子,每条支流就是一根扇骨,每根扇骨都对应一座座城镇或渡口。
在太行山山前平原上,更是形成了一条文明发祥的神奇走廊。
这条神奇的走廊,为今天的人们留下了无数令人惊叹的至宝。
华北最古老的城市
2019年1月5日,小寒。
室外气温-10℃,北京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日子。
中国国家博物馆南9展厅内却人头攒动,十分热闹。由国家博物馆与河北博物院共同举办的“汉世雄风——纪念满城汉墓考古发掘50周年特展”,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冒着严寒前来参观。
铜朱雀衔环杯、错金铜博山炉、错金银鸟篆纹壶、鎏金银蟠龙纹壶、透雕双龙纹白玉谷纹璧……在151套724件精美的出土文物中,“躺”在展厅正中最显眼位置、毫无争议地吸引着最多目光的,是满城汉墓的主人、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通长1.88米,每件玉片的大小、形状都经过严密设计和精心加工,玉片角上穿孔,以金丝编缀,整件玉衣共用玉片2498片,金丝1100克。
“玉衣又称‘玉匣’,是汉代皇帝和高级贵族的葬服,也是汉代最具特色的丧葬用玉。”现场解说员告诉人们,满城汉墓出土的刘胜夫妇的两具金缕玉衣,是我国考古发掘中首次发现的保存完整的玉衣,正是它们为人们揭开了金缕玉衣之谜。
刘胜是汉景帝刘启之子,身历汉景帝、汉武帝两朝。当时,汉朝国力发展到极盛,汉人事死如事生,满城汉墓规模宏大的墓室,极尽奢华的金缕玉衣和鎏金、错金银、镶嵌工艺文物,彰显的正是西汉最强盛时期,河北大地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