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到了20世纪70年代,还有人因为“诽谤韩愈”吃了官司……( 二 )


附录:钱穆《为诽韩案鸣不平》
昌黎韩文公 , 不仅为唐代一人物 , 实系中国全史上下古今三四千年来少数之第一流大人物也 。 其创为古文 , 起八代之衰 , 下启宋元明清四代之古文学 , 而为不祧之祖 , 其在中国文学史上 , 少与伦比 , 此且不论 。 在其当世 , 有两事大堪叙述 。 一则当时全国上下 , 群奉佛教 , 韩公倡言辟佛 , 因《论佛骨表》 , 贬潮州 。 但佛教实主出世 , 唐末五代 , 一世黑暗 , 宋初有僧智圆 , 在佛寺中劝和尚们读韩文 , 期待国家社会稍有规模秩序 , 和尚们再可安居佛寺中信佛 。 此其一 。 第二是当时惟佛寺中和尚得称师 , 全国学术界已无师称 , 独韩公作为《师说》 , 以师道自居 。 柳宗元谓:今之世不闻有师 。 独韩愈不顾流俗 , 犯笑侮 , 抗颜为师 , 以是得狂名 。 自谓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 , 故不为人师 。 但宋元明清四代 , 中国学术界仍有师弟子一伦 , 此一转变 , 不能不追溯到韩公 。
?
潮州人尊韩甚挚 , 府城东有东山 , 因韩公在此游览 , 遂名韩山 。 又恶水 , 由潮出海 , 韩公贬潮州 , 经此水 , 称其涛泷壮猛 , 难计程期 。 飓风鳄鱼 , 患祸不测 , 故其水又称鳄溪 。 韩公为文驱鳄 , 潮人因名此水曰韩江 。 宋代潮州府建韩文公庙 , 苏轼为之碑 。 后改为韩山书院 。 又有昌黎书院景韩书院等 。 潮州一府之名宦流寓及乡土人物 , 亦繁有徒 , 然潮人必尊举韩公为首 。 其实韩公乃系得罪贬官而来 , 其贬在宪宗十四年正月 , 以三四月间到潮府 , 即以是年十月 , 改授袁州刺史 。 在潮先后 , 只半年六月之期 。 而潮人千年以来敬礼追思之不已 , 诚为不可多得之一事 。
?
民国以来 , 竞务为崇洋谴华 , 在中国历史上不甘仍留一好人 。 孔子大圣 , 以子见南子肆嘲弄 。 岳武穆为武圣 , 以军阀态诬蔑 。 韩公亦自不免 。 近日潮州同乡会有一潮州文献杂志 , 发行人郭某 , 于杂志上特刊一文 , 谓韩公在潮染风流病 , 以致体力过度消耗 , 及后误信方士硫磺铅下补剂 , 离潮州不久 , 果卒于硫磺中毒 。 然公之被贬 , 即日上道 。 家属亦遭迫遣 , 女挐年十二 , 死于途 。 见《女挐圹铭》 。 其到潮后《谢上表》 , 欧阳修言其戚戚怨磋 , 有不堪之穷愁 , 形于文字 。 然韩公非不关心潮民疾苦 , 为文驱鳄鱼是一事 , 又为潮置乡校 , 请潮民赵德领学事 , 今外集有《潮州请置乡校牒》 。 苏轼谓潮人初未知学 , 公命赵德为之师 , 自是潮之人笃于文行 , 延及齐民 , 至于今号称易治 , 是也 。 韩公自潮移袁 , 有《别赵子》诗 , 曰:"揭阳去京华 , 其里万有余 , 不谓小郭中 , 有子可与娱 。 "是韩公当或亲至其家 。 又传韩公与僧大颠往来 , 韩公不自讳 , 《与孟尚书书》 , 曰:"老僧大颠颇聪明 , 识道理 , 远地无可与语 , 故自山召至州郭 , 留十数日 , 因与来往 。 及祭神至海上 , 遂造其庐 。 及来袁州 , 留衣服为别 。 "今外集亦有《与大颠师书》 。 大颠居址 , 在潮阳县西少北五十里之灵山 , 故韩公海上祭神至其庐也 。 惟在潮海上祭神事 , 则韩集无他处可考 。 韩公少年苦学 , 备见《答李翊书》 。 《祭十二郎文》有曰:"吾年未四十 , 而视茫茫 , 而发苍苍 , 而齿牙动摇 。 " , 《与崔群书》又曰:"近者尤衰惫 , 左车第二牙 , 无故动摇脱去 , 目视昏花 , 两鬓半白 , 头发五分白其一 , 须亦有一茎两茎白者 。 "又有《落齿》诗云:"去年落一牙 , 今年落一齿 。 俄然落六七 , 落势殊未已 。 "又《赠刘师服》诗云:"我今呀豁落者多 , 所存十余皆兀臲 。 "又曰:"只今年才四十五 , 后日悬知渐莽卤 。 "此皆在赴潮前 。 其潮州《谢上表》则曰:"臣少多病 , 年才五十 , 发白齿落 , 理不久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