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均为东壁有衣架,西壁有巾架、矮凳,北壁有屏风等形象[7] 。 矮凳平面为四出花瓣形,四条腿,腿间各如意云等装饰图形,开始用罗锅枨等构件和抽屉桌这种新型的家具 。
1976年大同市东郊曹夫楼村元代崔莹墓出土了一批陶家具模型 。 陶椅,一件,长17厘米、宽16厘米、高26厘米 。 由靠背、椅面、椅腿组成 。 靠背的搭脑为圆形,与扶手相连,扶手向外卷曲 。 靠背有很多花卉图案装饰 。 四腿的位置窄于椅面外缘,与金代阎德源墓的木椅结构相比有所变化 。 椅面与下边的横枨之间有挡板,横枨与腿之间有花牙子[9](P90) 。
陶方桌,2件大小、形制相同,长13.7厘米、宽13.6厘米、高10厘米 。 一件桌面下与横枨之间有挡板,桌腿下部有花牙子 。 另一件无横枨、挡板,桌面下与腿之间直接为卷云形花牙子 。
陶长方形矮桌,有桌面、腿组成 。 长47厘米、宽25厘米、高11厘米,三弯腿,桌面下与腿之间镂刻卷云形花牙子 。
陶长方形矮桌,桌腿为直立形,腿两侧与桌面下之间有卷草(或卷云)状镂空牙子 。 长71厘米、宽29厘米、高22厘米 。
陶供桌,有上下可分离的两间组成,上半部是围栏,有栏杆、围板组成 。 围板上有雕花 。 长38厘米、宽32厘米、高10厘米 。 下半部为长方形桌,长36厘米、宽29厘米、高24厘米 。 桌面下有雕花挡板,腿之间有花牙子 。 上下两部分都用朱红色涂染 。
1957年大同市北郊白马城村元代王青墓也出土了一品陶家具模型 。 陶椅,一件,与崔莹墓的陶椅相似 。 唯椅面下无横枨与挡板,腿与椅面间有花牙子 。 高27.6厘米、椅面见方17.2平方厘米[10](P4) 。
陶长方形矮桌:三种 。 一种由桌面、桌腿、牙子、霸王枨组成,直腿、卷云状足,腿与桌面之间出卷云状牙子支撑之外,内侧还有一条卷云状镂空的花牙
子—类似霸王枨 。 长50厘米、宽16厘米、高16厘米 。
另一件,由桌面、桌腿、牙子组成,桌腿为直立形,桌面下与腿之间由卷云状牙子支撑固定 。 长54厘米、宽16厘米、高14厘米 。
另一件,由桌面、桌腿组成 。 桌腿为三弯形,马蹄足 。 桌腿的上半部较粗,向内侧倾斜变宽,是由原来的桌腿和牙子联在而形成的 。 这一构想很巧妙,节省了一道工序 。 桌腿上半部内侧雕刻成卷云纹 。 长28.5厘米、宽14.3厘米、高18厘米 。
【考古|大同地区考古资料中的古代家具初探】方形供桌,由桌面、挡板、桌腿三部分组成 。 桌面下有挡板,雕饰花卉 。 桌腿为三弯腿,腿内侧雕卷云纹牙子 。 高21.8厘米、见方14平方厘米 。
对以上元代陶家具进行分析,发现有以下一些特点:用材厚重;桌、椅的面板下出现挡板,这是元代家具出现抽屉桌的必要条件;桌腿内侧牙子大多数为卷云形,有的上半部与腿连成一整块,形成桌腿的一部分;桌腿的形式主要为三弯腿,常与卷云状的牙子同时出现;部分桌面下与腿之间出现了卷云状或卷草状的镂雕斜枨—即霸王枨;大量使用卷云纹或卷草状纹饰的浮雕或圆雕;椅子扶手下出现“鹅脖” 。 这是一种竖立的枨木,上端与扶手相连,下端穿过椅面与椅腿相连 。 上端一般向外弯曲敞开,下端向内收敛 。 这就改变了金代那种四条腿位于椅面四角外缘的形式,显得椅面整洁,作工灵巧 。
纵观元代家具的发展,产生了许多新的结构、新的构件 。 这一时期的家具,对于高型家具由宋代的普及型向明代的成熟型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
以法律作为自由的尺度、独立人格和公民权利的保障正是根植于罗马文化的土壤之中,也直接影响了西方人的婚姻价值观念,因此英语中有“婚姻是两个
人间的契约”这个隐喻概念 。 具体的表达方式有:
- 汉魏洛阳城!汉魏洛阳城考古取得新发现:确认宫城显阳殿、显阳殿宫院、永巷等遗址位置
- 夏代&三海经古代书里面就体现出来了夏代历史,并且有实物资料见证。
- 考古@书架上的“考古现场”
- 良渚镇|东西问|从手铲到卫星,良渚考古何以反映考古学变迁?
- 赵明诚|吕氏家族墓被挖,考古出土价值超5亿的“瓷器”,全球仅仅有一只
- 陈国科&考古学者夜市见一玉,花一年说服摊主带路,终发现四千年玉矿遗址
- 陶寺#后羿射日背后到底在隐喻什么?考古显示,后羿射得并不是太阳
- 考古|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女性统治男性的母权制时代?听听考古学者咋说
- 墓葬|古人留下墓葬,我们可以考古,未来人又怎么对我们进行考古呢
- 考古|我国考古界最大的痛,洛阳金村古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