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口|西四转角楼:怀抱百年的臂弯( 三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 , 也就是我第一次走进西四转角楼的时候 , 北京比较有代表性的新华书店 , 可以提王府井、花市和西四这三家 。 花市那座以卖教辅书为主 , 作学生的不到抱佛脚的时候都避之唯恐不及;王府井新华书店太大了 , 我每次去都如入宝山 , 眼花缭乱 。 不知道为什么 , 我对王府井新华书店的记忆是黑白色的 , 总与北京火车站混在一起——南来北往的游客、蓝灰色为主的朴素着装、隔离人行道与机动车道的铁栏杆 , 还有倚靠着铁栏杆等红灯变成绿灯的骑自行车的人们 。 这些记忆让我觉得喧闹而不安 。 相比之下 , 我还是更喜爱西四转角楼这一家 , 想来也许在小孩子眼中 , 愿意“俯身屈就”、不那么高大的人或建筑 , 总是更和蔼可亲一些吧 。
我清晰地记得 , 在西四转角楼的新华书店里第一次买的书 , 是林汉达先生的《上下五千年》第一卷和第二卷 。 这两本书是我历史阅读的起点 , 它们使我直到现在都喜欢文史 , 并对林汉达先生充满着敬意 。 后来的几年里 , 老爸只要周末无事 , 就带着我去那里买书和看书 。 那时不像现在这样 , 把书堆砌在一排排书架上 , 让顾客自行挑选或阅读 , 而是所有的书都陈列在溜边一列书柜上 , 顾客隔着玻璃柜台 , 看上哪本就让售货员拿下来 。 书店售货员大概是被书香熏染的缘故 , 比起其他百货商店的售货员少了一些火气 , 多了一些不厌其烦 。 顾客也很少喧哗和吵闹 , 脸上都挂着一书在手心满意足的惬意表情 。 迄今 , 我书柜里的很多读物 , 像《红日》《天翻地覆三十年》《少年科学瞭望台丛书》 , 都是出身于西四转角楼这个“娘家” 。 上初中以后 , 我突然迷恋上了世界文学名著 , 经常骑着车来这里看有没有什么好书上新 。 至今仍旧记得买到1987年再版的《堂吉诃德》和1988年再版的《静静的顿河》时的喜悦心情 , 一路哼着歌回家的 。
参加工作以后 , 我就很少再来这里了 , 从我所住的白堆子到人民日报社所在的小庄 , 有一条康恩专线 , 红黄蓝三色的车身特别亮眼 , 这趟公交专线经过西四 。 我每天坐着它上下班 , 透过车窗看到转角楼的时候 , 就像老朋友见面一样 , 微笑 , 抑或点个头 , 都是那么平常 。 再往后 , 我搬家到莲花池 , 工作一忙 , 就很少再去西四 , 直到有次听说它要被拆掉的传闻 , 才特地去看了看 。
2012年的一个雨天 , 我正好去西四附近办事 , 从地铁上来 , 对面就是转角楼 。 我发现它变了 , 刷了新的朱红色油漆 , 格子长窗的玻璃也焕然一新 , 就连过去那个挂在一层屋檐下的“新华书店”牌匾也架到二楼上了 , 只是门紧紧地关着 , 没有对外营业……一晃十年过去了 , 我再也没有去过那里 , 很多曾经习以为常的风景 , 往往因为疏远而陌生 , 但在心里 , 它们永远不会褪色 。 (责编:沈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