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杜贵晨:《古典小说论集》( 四 )


以下第七组4篇、第八组8篇 , 两组分别就《儒林外史》或《红楼梦》等“家庭小说”的某些问题作具体探讨 , 如《儒林外史》的是不是应该被认为是“儒林小说”和某些人物原型考证及其“结构主线” , 《红楼梦》是“现实主义”还是“新神话”等 , 多与前人论断有较大差异甚至对立 。
综上八组之文 , 虽各组拟题不尽吻合 , 或说个别篇目的归属未尽确当 , 但已可见大略之别 , 即前三组偏于合说 , 是就诸书的某些共性作联系的考察;后五组偏于分说 , 诸文各是就八大名著之一部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问题的探讨 , 均为笔者古典小说研究在不同时段所曾关注的重点 。
三国演义|杜贵晨:《古典小说论集》
文章图片
《杜贵晨文集》(第六卷)
如果本集论文能体现笔者的古典小说研究总体还有些特点的话 , 那么第一是面向最广大读者的最大需求 , 与所谓“冷门”的学术取向有异;第二是由一部一部书的学问发展为诸名著后先承衍和横向比较研究 , 而不主一家;第三是努力从全部文化和文学看小说 , 从全部小说看“八大名著” , 有不少从外国理论、诗文研究得益的发现 , 如“二八定律”的移植、从明代人张宪诗窥测《三国演义》成书、参照欧美小说传统论罗贯中《三国演义》为第一部文人创作的长篇小说 , 等等;第四是既就事论事以求其实 , 又注重理论上的概括或研究方法的总结 , 乃至实际涉及中国人处事“原理上是一分为二 , 操作上是一分为三”的哲学思考 , 等等 。
虽然如此 , 但面对“八大名著”以至更广阔的文学海洋 , 本论集所得 , 至多不过如一勺之饮或偶尔拾贝 , 而且有所自得的感觉也并不见得准确 , 尤其本论集中颇不缺乏的理论与方法上的“新名词”之类 。
但学术研究的本质就是发现与创新 , 并且准备着和不怕失败 。 因为在笔者看来 , 当今我国的文学理论与研究方法需要四平八稳的“古为今用” , 也需要借刀解牛的“拿来主义” , 但是更需要从研究对象本身“采铜于山”的“中国制造” , 犹如高科技领域里不因能买到现成的“芯片”之类而忽略“核心技术”的自主创新 。
三国演义|杜贵晨:《古典小说论集》
文章图片
《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
笔者这一潜滋暗长的追求 , 早在20年前(2001年) , 当时我还识荆不久的著名学者章培恒教授曾慨然为本人《传统文化与古典小说》一书所作《序》中就似有所发觉 , 他说:
而在杜贵晨先生这部论文集中 , 我就看到了这样的追求 。 他似乎总在希望有所发现 , 而不满足于别人嚼过的馍;但又绝不以新的学说与中国古代文学任意捏合 。 因此 , 其所贡献给读者的发现虽然似乎并不广大、辉煌 , 但却实在而有用 。 [7]
今章先生早归道山 , 重温并再一次感谢先生的鼓励 , 希望在先生鞭策的方向上本论文集又有进步 , 更多了一些“实在而有用”的价值 。
诸文约为笔者所作古代小说研究论文的约三分之一 , 写作的时间自1982年至2020年跨近40年之久 , 大都曾先后发表或又经转载、摘介 。
值此结集出版之际 , 谨向有关期刊、报纸编辑师友们致以衷心感谢!尤其感谢王小溪博士为编辑本书所付出的智慧与辛劳!她对《<西游记>与泰山关系考论》等文的质疑促使我做了重要修订和补充 。
三国演义|杜贵晨:《古典小说论集》
文章图片
《中国古代短篇小说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