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南阳发现远古文明大量遗址遗迹的历史定位及其时代价值探析( 九 )


这幅太极图内涵极其丰富 , 其最大特色是以“龙”为“S”线 , 分隔阴阳 。 这里的“S”线 , 不仅是阴阳分界线 , 更是阴阳转化的能量、纽带、法则和动力 , 以龙的上天入地之能量 , 隐喻阴阳之转化 。 宇宙是个能量的世界 , 阴阳转化需要强大动力 , 龙代表了能量和规则 , 如同电闪雷鸣一样 。 “S”线不是静态的一种等分线 , 而是一种巨大能量的代表符号 。
多处远古太极图被发现 , 充分说明南阳是阴阳理论思想的发祥地 , 是当时文化发达之区域 , 是高智者的活动地 。
(八)远古时期的“王宫”
石屋又称石室 , 是把巨石内部掏空 , 供人活动和居住 。 远古时代的石屋 , 据考证是供给当时的“天子”或诸侯部落王使用的 , 就如封建社会皇帝所用的宫殿 。 我们把这种石屋、石室称为远古时期的“王宫” 。 这种巨石建筑不多 , 目前南阳仅发现四处(见《河南日报》2020年5月7日第11版、12版) 。
第一处石屋位于南召县石门乡小石庙山头海拔220米处 。 一块巨石底宽7.6米 , 厚度约有4.5米 , 被人工磨刻成一个上尖下宽的石屋 , 上边呈三角形 , 尖顶 , 下面呈方形 , 屋门面南 。 石屋内高1.9米 , 内宽1.96米 , 内深2.3米 , 屋内面积4.5平方米 。 屋内靠后墙有两层台阶 , 台阶似床、似凳、似座 。 石屋内地面上有很多圆形爻窝图案 。 石屋尖顶和屋面相接处有一排九个长方形爻窝 。 石屋左前方10米处 , 一块立石被雕刻成“钺”形图案 。 “钺”是王的标志 , 就如今天单位门口挂的牌子一样 , 是告诉人们这是“王”所居之屋 。
这座石屋当地人说是药王庙 , 是神农氏住的地方 , 实际是三皇五帝时代一个天下王办公或居住之地 , 是远古时期的“王宫” 。
第二处石屋位于与小石庙山头相邻的大石庙山头海拔230米处 。 山顶立一巨石 , 呈男根状 , 于最厚处磨刻一石屋 。 石屋内深3.2米 , 宽2.65米 , 面积8.48平方米;石屋右后2米处一巨石上 , 磨刻两幅高2米左右钺形图案 。 20世纪80年代 , 当地人在石屋门前盖一座送子娘娘庙 , 遮挡了石屋的外部轮廓 。
第三处石屋位于方城县独树镇灵山山腰海拔248米处 。 一巨石高5米 , 宽8米 , 巨石内磨刻一石室 。 石室面南 , 门宽1.2米;内深4.8米 , 宽2.4米 , 高2米 , 室内净面积11.52平方米 。 屋内墙壁上刻有日、月图形 。 石屋顶部比较平展 , 磨刻有双排8连圆形爻窝 , 单双排6连圆形爻窝等 , 还有圆盘图形等 。
第四处石屋位于唐河县祁仪镇寨桥村明嘎山海拔220米处 。 一巨石高6.9米 , 宽10.3米 , 磨刻出一石屋 , 内高2.6米 , 深5.4米 , 宽4.7米 , 面积25.38平方米 。 这座石屋 , 是我们发现的面积最大的一座 , 石屋顶部是平展的石面 , 磨刻有成排的圆形爻窝 。
这些远古石屋 , 位置朝向、周边环境、方位高低 , 磨制过程都十分讲究 。 南召县石门乡小石庙、大石庙石屋应为天下王使用 , 其他石屋应为部落王所用 。
这些石屋历经数千年没有遭受大的损坏 , 为研究那个时代王统治天下及部落王的生存环境、居住环境、礼仪文化等提供了活教材 。
专家的认定
南阳冈峦奇诡 , 人文遗址星罗棋布 , 这个最适应人类繁衍生存的地方 , 地下的发掘、地上的发现 , 足以说明这里是最早形成华夏文明的核心区域 。 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王巍 , 考察黄山遗址后题写“文明在宛”;著名考古学家、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科学家、“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李伯谦 , 考察了南阳部分远古遗迹后题写“中华瑰宝 , 千年一遇”;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先秦史学会原会长宋振豪 , 考察南阳远古遗址后题写“南阳·中国文明核心区”“中国南阳人文先声”“六通四辟毓文致远”“南阳原史文明之光”……他们之所以挥笔为南阳历史定位 , 正是因为南阳这些丰厚的远古文化遗址、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