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址|南阳发现远古文明大量遗址遗迹的历史定位及其时代价值探析( 七 )


其六 , 南召县石门乡党庄村三孟山 , 海拔200米处 , 发现一鸟状巨石图腾 。
其七 , 南召县南河店镇竹园村石人沟 , 海拔256米处的猪图腾 。 方城县杨集镇母猪沟也发现有猪巨石图腾 。
其八 , 南召县石门乡党庄村二孟山半腰海拔210米处的青蛙图腾 , 昂首向上鸣叫 , 气势不俗 。
其九 , 方城县独树镇代岗村灵山半山腰海拔440米处发现猴巨石图腾 。
其十 , 方城县杨楼镇赵店村子房山东坡海拔150米处的刺猬图腾 。
山中还发现有虎、骆驼、大象等被损巨石图腾 。 这些动物图腾上均有人工磨刻的各种排列组合的圆形爻窝 , 似乎是图腾的说明书 。
(五)生殖崇拜遗址遗存
生殖崇拜是远古时期祭祀文化的一种表现 , 是远古人类群居时代 , 对繁殖能力、生存能力的一种赞美和向往 。 原始时代人类的出生率、生存率很低 , 族群盼望扩大人口以增强战斗力 , 共同抵御野兽及外族入侵等 , 因此 , 人的繁衍就成为第一愿望 , 生殖崇拜应运而生 。 生殖崇拜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始时代的产物 , 是人类繁衍族群的迫切心理需求 , 不仅中国有 , 外国也有 。 考古发现在旧石器时代生殖崇拜就已产生 , 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达到高峰 。
南阳是远古时期人类主要生活地带 , 因而生殖崇拜雕像比较多 , 目前发现二十多处(见《河南日报》2020年6月3日第10版) , 主要分布在:
南召县四棵树乡神仙崖村海拔320米处的小山包上 , 板山坪镇南河村海拔280米处(当地人称母山公山) , 石门乡石柱寺山海拔230米处、小扒村海拔210米处、黑石寨村大石庙山海拔230米处;方城县独树镇代岗村灵山 , 古庄店镇老鸹石沟、黄土沟村、山库村 , 杨楼镇子房山村、张庄村 , 柳河镇马沟村、关沟村、文庄村;唐河县马振抚镇关地村 , 祁仪镇板仓村 , 原南阳地区泌阳县羊册镇上安村等 。
炎黄时期养蚕制衣 , “穿上衣裳”被当成礼仪、制度 , 以此“教化天下” 。 这个时期称为黄帝的“章服之美”“垂衣裳而天下治”时期 。 人们把隐秘部位的遮挡当成一种尊严 , 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迈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 生殖崇拜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 因此可以说南阳区域发现的男根女阴巨石雕像 , 应该在黄帝之前或者同期 。
(六)巨石蚕神
蚕茧抽丝缝制衣服是文明的开端 , 是社会的一大进步 。 养蚕制丝早在中国的远古时代就开始了 , 《皇图要览》载:“伏羲化蚕 。 ”《孝经》注引《援神契》云:“神农耕桑得利 , 究年受福 。 ”这里将蚕的最早发现归为伏羲氏 。 但养蚕制丝则是黄帝元妃之功 , 《通鉴外纪》载:“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帝元妃 , 始教民育蚕 , 治丝茧以供衣服 , 而天下无皴瘃(cun-zu)之患 , 后世祀为先蚕 。 ”1974年 , 南阳市淅川县下王岗遗址出土一陶蚕 , 专家鉴定有6500年的历史 。 2020年7月 , 南阳黄山遗址出土一只独山玉蚕 , 同时出土上百件纺轮(制丝用) 。 南召县竹园、楼上、莲花池、老坟坡等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 , 出土大量陶制纺轮、石制纺轮 。 2020年 , 在南召县南部长满柞树的浅山丘陵上 , 发现多处巨石磨刻的蚕图腾 , 蚕图腾是远古养蚕人敬祀的蚕神 。 《后汉书·礼仪志》载:“祠先蚕 , 礼以少牢 。 ”少牢就是羊、猪这类的祭品 。 祭拜蚕神的礼俗沿袭至今 , 南召、方城一带养蚕的村镇 , 近代还建有“先蚕宫”或“蚕姑祠” 。 农历三月蚕始 , 养蚕人多以酒肉香麦作供 , 并以活公鸡血洒地除邪 , 全家列队叩拜 , 祈祷养蚕丰收 。
发现远古巨石磨制的蚕神达二十多处 , 主要分布在南召县、鸭河工区、卧龙区、方城县、唐河县、镇平县的浅山丘陵地带 。 介绍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