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鹰人$消失的驯鹰人( 二 )
在此过程中,处在长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带的丽江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条件。自古以来,这里形成了一条候鸟迁徙的通道,每到秋季,从北方飞来的各种猛禽,先后飞临丽江上空,给丽江的纳西族创造了鹰猎文化的先决条件。
文章插图
↑纳西东巴教将猛禽中的大鹏鸟,提到至尊神鸟的地位。
作为古城内土生土长的纳西人,和跃根从小就跟随父辈们上山放鹰。16岁时,他自己一个人去昆明学开车,30岁那年回到丽江,开始跟着朋友一块儿“玩鹰”。后来和跃根靠卖汽车零配件等买卖赚了钱,九十年代曾花18万元买了丽江第一辆桑塔纳。经济上的宽裕让他选择提前退休,此后便全身心地投入到鹰猎活动中。
30年的时间里,和跃根先后驯养过30多只苍鹰,每年有近半年的时间外出放鹰,以丽江为中心,足迹遍布方圆500公里内的山头。在他看来,世上玩的方法与种类颇多,但玩的那么自然,玩的那么趣味,玩的那么刺激,非“鹰猎活动”莫属。
文章插图
↑镌刻在纳西族文化中的鹰猎活动。
据当地学者考证,纳西族鹰猎活动始于公元1253年,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编著的《徐霞客游记》附编《丽江记略》中提到,当时蒙古族首领忽必烈率大军南下征服南宋时,其随大军而来的一个管鹰犬部落,曾落藉丽江周边地区。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纳西族相继吸收了多民族的鹰猎技能,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创造了本民族较为系统、完整的鹰猎文化,并延袭至今。
习俗:遵循自然生态的平衡
在纳西族的生产、生活当中,也有着对鹰的崇敬。据文献记载,在纳西民族的东巴经书中,纳西东巴教将猛禽中的大鹏鸟,提到至尊神鸟的地位,被称作大鹏修曲,表明自然界中的鹰雕,被纳西族先民当做神祇图腾而受到顶礼膜拜。
传统的纳西族鹰猎活动可分为如下环节,即:捕鹰、驯鹰、驯犬、放鹰、放生。捕鹰一般从每年九月中旬到十一月初结束。每年秋季,从北方迁徙过来的鹰途经丽江的玉龙雪山、老君山等几座大山。捕鹰人透过窝棚静观天空,若有鹰飞临上空就拉动绳子,以鸽子为诱饵吸引它们的注意,鹰飞下来捕食时收网。捕鹰人偶有参加鹰猎活动,但是鹰猎人却不参与捕鹰,只是从捕鹰人处购买鹰后驯养用于捕猎。
文章插图
↑鹰猎手套等用具。
捕到鹰之后,捕鹰人会将鹰的眼皮缝上,他们认为这样可以避免鹰受到惊吓,否则难以驯服。在以前,捕获的鹰主要在丽江古城四方街的大石桥进行交易,大石桥因此也被叫做“卖鹰桥”。后来随着古城的开发保护,交易一度转移到古城外的忠义市场。这些年,由于野生动物保护法宣传普及,捕鹰和交易的行为已经绝迹。
鹰猎所使用的鹰种类很多,由于丽江地区多山地,纳西族主要是利用的是苍鹰。每年捕获的第一只鹰往往最为抢手,在迁徙过程中经历了几千公里的飞行,无论是速度、力量还是捕猎技能无疑是最优秀的。
“要驯好一只苍鹰,最少需要五年的时间。鹰不认人,野性也比较大,驯得不好,鹰一放就飞走了。有的人驯了二三十年都驯不出来,我驯鹰最长十三天,快的时候七八天。”在和跃根看来,驯鹰是一项极为考究的技术活儿,不是人人都会,整个丽江能让他佩服的驯鹰人也就10个左右。
驯鹰过程包括开眼、开食、上手、叫远、兑膘等一系列步骤。驯鹰人将鹰买来后,戴上牛皮手套,将鹰架在手上开始“熬鹰”。“熬鹰”是驯鹰的第一步,一般是将鹰的眼线解开后,几个人轮班把鹰架在手臂上,哪里人多就带它到哪里,晚上也不睡觉,为的是驯服鹰的野性。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唐寅|弘治十二年的那场唐伯虎科举舞弊案,吴宽信札揭露实情!
- 希腊人$古希腊眼里的中国,犹如“神族”一般,中国人看了都难以置信
- 园林&从王安石到陆游的诗句只过了一百年,扬州却成了宋金两重天
- 古诗词#关于王昭君的古诗词集锦
- 王之心&四本开局就惊艳读者的小说,一看书名就想入坑,书荒的你值得拥有
- 冷兵器#名字最好听的九种冷兵器,风翅镏金镗上榜,第一你绝对想不到
- 满山川@采撷日光的暖意,走进冬之素简
- 异途&庞大的反精英阶层让王朝由腐朽走向毁灭
- 我们的天才儿子|《我们的天才儿子》常来的浙图,浙图找出了他的翻译十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