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鹰人$消失的驯鹰人( 三 )


驯鹰人$消失的驯鹰人
文章插图
↑驯鹰的一系列步骤
兑膘是放鹰前准备活动中最关键的一步,往往决定鹰猎活动的成败。驯鹰人根据鹰的情况,酌情投喂脂肪量较少的牛肉。“每次喂到什么程度,今天能不能喂食,明天能放不能放,最关键的还是要看膘水。膘水小了,放飞时鹰就落在树上歇息,半天都不会下来;膘水大了,往往一出拳(指放鹰)就飞走了,再也不会回来。”和跃根说。
按照以往的惯例,每年十月中旬鹰猎季开始,一直持续至次年的二月。期间,在丽江周边的各大山头,经常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鹰猎爱好者组成的小团体,驾驭着猎鹰和猎犬来进行狩猎活动。
关于鹰猎的场景,当地爱好者是这样描述:苍鹰捕猎时,总是先落在一棵视野宽阔的大树上寻找猎物,一旦发现目标便急冲而下,鹰猎者正是利用苍鹰这种捕食习性。苍鹰捕猎的成功率很高,因为它有猎人和猎犬帮助惊动猎物,当猎物惊慌失措时,苍鹰便迅速出击,一举抓获猎物。这时猎人要及时赶到,夺下猎物,给猎鹰喂食以示奖励,否则,猎物就会成为苍鹰的美食。
在纳西人鹰猎文化中,尊重和遵循自然生态的平衡与和谐重点体现在放生环节。每年的春节前就到了放鹰的季节,纳西人就把猎鹰放飞,让其返回我国北方以至俄罗斯西伯利亚。这是古时候传下来的规矩,目的是让鹰去繁衍后代。
遗产:在纳西族地区较完整地保留
“在中国,鹰猎文化可追朔到近四千年前。遗憾的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该文化始终仅仅流行于王公贵族间,这一状况延续至十九世纪末。如今,在幅员辽阔的中国大地上,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已是凤毛麟角。从个别地区存留至今的状况来看,鹰猎文化已失去了完整性,传承性更是岌岌可危。然而,其在纳西族地区则形成了一种民俗,并较为完整地保留至今。”
今年70岁的李实,是丽江纳西族鹰猎传人之一。他的爷爷、父亲都是鹰猎爱好者,而外公桑岳生更是纳西鹰猎圈中的传奇人物。桑岳生痴迷于鹰,一辈子做的事就是养鹰、放鹰、玩鹰、观察鹰、画鹰。相传他为了解鹰的生活习性和种类,于1903年曾只身一人,带上一只鹰、一条狗从丽江徒步翻阅高黎贡山,沿澜沧江南下,途经缅甸、老挝、泰国、越南,直至湄公河入海口。生前曾绘制《鹰谱》和《百鹰图》等图谱,详细描绘了鹰在各种不同环境下所表现的体态,共绘各种鹰类280只。
受到外公及长辈们的影响,李实从小也对鹰猎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此他放弃了家族金银首饰工匠的传统,将大半生的精力放在传承纳西族鹰猎文化上。从1988年起,他开始根据自己和当地鹰猎爱好者驯鹰、放鹰的经验,有意识地将纳西鹰猎这项习俗整理为文字,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式把这项古老的文化保留下来。
2007年,李实受邀参加了在英国举办的首届国际鹰猎节。通过与国外鹰猎爱好者的交流,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英国鹰猎者的环保意识很强,英国用人工孵化的技术育鹰,并且成立了专门的协会颁发鹰猎执照,这些经验给李实对传承和保护纳西鹰类文化带来了启发。
驯鹰人$消失的驯鹰人
文章插图
↑资料图。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柯尔克孜族人驯鹰。图据视觉中国
201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政府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比利时、法国、西班牙、蒙古国等11个国家发出提案,将“鹰猎文化”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名录并获得批准。2011年5月2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合奇县申报的“柯尔克孜族驯鹰习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