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迎年丨荀子命运的历史沉浮与中国哲学的现代意识——兼评牟宗三的荀子研究( 三 )


【|陈迎年丨荀子命运的历史沉浮与中国哲学的现代意识——兼评牟宗三的荀子研究】|陈迎年丨荀子命运的历史沉浮与中国哲学的现代意识——兼评牟宗三的荀子研究
本文图片


以上所论 , 实事关荀子是“正宗”还是“异端”的争论 , 却还没有直接触及晚清的现代化思潮 。 一般说来 , 到五四之后 , “科学”与“民主”概念才在中国通行 , 但晚清社会内乱外祸 , 人心思变 , 已经特别希慕这种概念了 。 这里必须提及严复的《天演论》 , 它将“西学”介绍给中国 , 让科学和民主在中国学人心中结伴而行:科学首先是人类的一种利器 , 它必然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创造自己美好前途的善良愿望 , 因而又成为真理和公理的象征 。 但这只是一种思潮和朦胧的感觉 , 在具体研究中 , 科学与民主尚不能得到深入理解 , 亦未能得到很好地结合 , 甚至双方还处于分裂之中 。 此时 , 如果说“排荀”是因为荀子塑造过“庶人隐窜窜 , 莫敢视望 , 居如大神 , 动如天帝”(《荀子·正论》)的君王形象 , 那么 , “尊荀”就一定是因为荀子那里有“知识论”、“社会学”等等 。
这种分裂 , 在谭嗣同那里即有自觉 。 其谓“荀卿生孟子后 , 倡法后王而尊君统 , 务反孟子民主之说 , 嗣同尝斥为乡愿矣 。 然荀卿究天人之际 , 多发前人所未发 , 上可补孟子之缺 , 下则衍为王仲任之一派 , 此其可非乎” , 显然是将民主与科学分属 , 并以科学知识目荀子的天人相分思想 。 不唯此 , 谭嗣同还推崇荀子的“能群”思想 , 以“大哉学会乎!所谓无变法之名而有变法之实者此也”的赞美语言 , 判定其中蕴含着社会组织学 , 可以激发出整个社会的创造力 。 梁启超亦有这种自觉 。 他一方面不忘“绌荀申孟” , 另一方面则称赞“荀子受墨家的影响而创为儒家的知识论” , 是中国“社会学之巨擘” 。
章太炎更是强调 , 不揭露那些仅识西学皮毛的“儇子”的真面目 , 对守旧“迂儒”的批判就不会深入下去 。 为此 , 他在《儒术真论》、《视天论》和《菌说》等文中 , 特别借鉴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社会学理论等 , 解释荀子的天人相分说、群分说、性恶说等 。 仅《菌说》一文 , 章太炎就发明荀子《天论篇》说 , “是则以天为不足称颂 , 而国命可自己制 , 其何有天哉?曰天者 , 自然而已;曰命者 , 遭遇而已 。 从欲之言 , 则曰天命 , 夫岂以苍苍者布命于下哉”;又引荀子《王制篇》而赞叹道 , “合群明分 , 则足以御他族之侮;涣志离德 , 则帅天下而路” 。 除此之外 , 章太炎在《诸子学略说》和《原名》等文中 , 还试图把荀子名学、佛教因明学和西方逻辑学结合起来 。
至此 , 如果说无论“排荀”还是“尊荀”都以西方理论为标尺 , 那么再往前推进一步 , 人们不禁要问:我们为何不直接学习西方 , 反而要如此隔靴搔痒 , 费力而不讨好地去解释传统?于是 , 就有了胡适的“全盘西化”说 。 应该注意的是 , 全盘西化说必然至少会引发以下两组动作:首先 , 全盘西化一方面要将自己的传统打倒 , 另一方面又必然需要自己传统的接应 , 如此就要拉开“正宗”传统与“异端”传统之间的差别 , 关注并强调那些“异端”思想的重要性;其次 , 全盘西化关乎国与种的问题 , 有伤“民族自尊心” , 必然引起反弹 , 如此“异端”传统就会被重新确立 , 以作为“西化”的表征 , 而在中西判教中再次被来历审查 。 如果前一组动作还可以说是单纯的延续 , 是直线型的对立 , 那么后者则一定要有某种回环 , 毕竟科学、民主概念经五四洗礼已经深入国人的内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