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乔治·桑德斯:善恶的运行机制

乔治·桑德斯的短篇小说集尽管幻想色彩浓重 , 但是人物的活动能让读者直接联系到生活的现状 , 小说讲述的故事明显并不是在作家构架的未来 , 而是当下 。 桑德斯仿佛在用这种方式暗示读者 , 人性的原始困扰与善恶运行的机制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善恶|乔治·桑德斯:善恶的运行机制
文章图片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2022年1月7日专题《善恶勘查:乔治·桑德斯》的B02-B03 。
「主题」B01丨善恶勘查:乔治·桑德斯
「主题」B02-03丨乔治·桑德斯 善恶的运行机制
「主题」B04-05 | 乔治·桑德斯访谈 “要么现在 , 要么永远不会”
「社科」B06-07丨《象群中的蚂蚁》:印度社会中的“不可接触者”
「视觉」B08丨朱天心与猫
善恶|乔治·桑德斯:善恶的运行机制
文章图片

作家年表
1958年12月2日 , 出生于美国得克萨斯州阿马里洛 。
1981年 , 从科罗拉多矿业大学毕业 。
1982年 , 进入一家石油勘探公司工作 。
1989年 , 在纽约一家名为“弧度国际”的公司以技术顾问和环境工程师的身份工作 。 直至1996年 。
1996年 , 出版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衰退时期的内战疆土》 。
1997年 , 开始在雪城大学教授创意写作课程 。
2006年 , 获得了麦克阿瑟天才奖和古根海姆学者奖 。
2013年 , 短篇小说集《十二月十日》入围美国国家图书奖决选名单 , 并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十大好书 。
2017年 , 长篇小说《林肯在中阴界》获得布克文学奖 。
不加解释的场景开头
如果只看一些词语和句子 , 乔治·桑德斯的作品很容易让人误解为出自前辈冯内古特的笔下 。 他创造了大量具有未来幻想感的场景 , 但使用的工具却通常是上个世纪甚至中世纪之前的器物 , 例如在《海橡树》中飞行员们通过掌控“快乐操纵杆”来让女顾客们掏钱消费 , 听起来像是利用现代科技对人类的神经产生影响 , 然而实际上这些飞行员驾驶的不过是一堆P-51(二战时期美国空军的主力螺旋桨战机 , 早已退役) 。
《天堂主题公园》中的乐园明显是一个由传真机、网络、监控摄像头构成的工作场所 , 然而主人公的工作却是在其中扮演穴居原始人 , 没有语言 , 不能说话 , 每天烤羊肉吃 。 这种反差让桑德斯的小说有了一种格外强烈的间离感 , 它既不是指向未来或反乌托邦社会 , 也没有徘徊在薇拉·凯瑟与托马斯·沃尔夫的美国拓荒式的抒情时代 。 作为一个在小说中充斥着科幻元素的人 , 乔治·桑德斯却仿佛是在表达对“人工智能时代”的抗拒 。
善恶|乔治·桑德斯:善恶的运行机制
文章图片

其实人工智能时代与未来主题的书写 , 真的相对容易太多——排除掉以物理可能性为基础的硬核科幻和那种能创造出一门克林贡语言的庞大作品 。 现在大多数软科幻类型的未来写作 , 不过是换了个新鲜的题材 , 然后故事里包裹的内核 , 是人与人(或者说存在与存在)之间的隔阂、不理解 , 物质世界带来的疏离感 , 情感的背叛 , 对既定身份的反抗等等 。 看多了 , 会很腻 。 而且 , 看似五花八门的想象让小说的边界更丰富了 , 其实却恰好相反 , 是更狭隘 。
这不光是因为 , 人性并不是主题式的 , 真实的生活很难用简单的概念与设定标签去定义某个人 , 而且 , 未来风格小说所面对的主要是当下人对未来的焦虑 , 人们不知道我们今天生活其中的社会环境到了一百年后还会不会继续存在 , 我们不知道在未来由科技统治的生活中 , 人类情感还能占据多少成分 。 但其实 , 在比较好的未来小说中 , 复杂的人类情感并不欠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