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万选的《冬之音乐》
文章图片
《求是月刊》创刊号
1944年4月 , 综合性文史刊物《求是月刊》在南京创刊 , 词学大家龙沐勋(龙榆生)为社长 , 掌故名家纪果庵(果厂)任主编 。 创刊号上刊出知堂的《梦想之一》、郑秉珊的《中国画与西洋画》等 , 均具可读性 。 但引起我更大兴趣的是署名钱万选的《冬之音乐》 。
此文开头 , 作者就告诉读者:“果厂先生指定题目 , 要我写一篇《冬之音乐》 。 ”原来此文是命题作文 。 为何主编要命作者写此文 , 想必是认为作者懂音乐 , 善为文 。 果不其然 , 作者入题就旁征博引: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 演出的方式和欣赏的态度 , 也许会受季节的影响 。 阳历的新年是在冬季 , 英国诗人汤姆孙的名著《四季歌》 , 就以“冬”为篇首 。 我国古代有按月用律之说 , 周时以夏历的十一月为岁首 , 所以《礼记·月令篇》以黄钟配十一月 , 大吕配十二月 。 这样说来 , “冬之音乐”可以算作标准的音乐了 。
当然 , 冬天冰天雪地 , 未必是演奏音乐的理想时节 。 文中举出俄国钢琴家“卢平斯泰恩”(鲁宾斯坦)访美 , 因气候严寒而拒绝演奏 , 尽管报酬颇丰 。 又当然 , 也有“不怕冷 , 只怕热的音乐家” ,“乐圣”贝多芬弹琴久了 , 手指就要发热 , 因此他琴旁常放一盆冷水 , 手指弹到发热就浸在水中降温;但有一次水泼地漏到楼下住户床上而起争执 , 一怒之下立即迁走 。 这么生动有趣的细节 , 各种贝多芬传记中是否会写到呢?作者认为贝多芬的“音乐也如夏日之可畏 , 不过在冬天听来 , 倒是很足以使人增加暖气的” 。
《冬之音乐》中最吸引人的还是从“冬季”的角度对西洋古典音乐史的梳理:
生在冬季的大作曲家特别多 , 罕德尔、莫差特、贝多芬、索班(萧邦)、门德尔松、百利渥慈(柏辽兹)、韦柏等古典和浪漫派大家 , 全是冬天诞生的 。 可是这些作曲家似乎并没有冬天的性格 , 以冬为题材的音乐 , 很少听到;也只因为艺术家们都偏好春花秋月 , 或者在感情上易于伤春悲秋 , 而忘记了冬天的风雪吧?据我所知的冬之音乐 , 有柴可夫斯基的第一交响乐《冬梦》 , 可惜不是成功之作 , 柴氏拿去请教卢平斯泰恩时 , 还大受卢氏的指摘 。 匈牙利钢琴家兼指挥家契部尔卡(Alphons Czibulka)的小品《冬天的故事》 , 是一首受人欢迎的钢琴曲 , 深情婉转中带有迟暮之感 , 使人想起莎士比亚晚年的传奇剧《冬天的故事》 。
作者陆续举出英国作曲家劳利(Alec Rowley)《四季》中的《冬》、浪漫派作曲家舒曼“作品第六十七的青年集”中的“两曲《冬日》”详加分析 , 对前者“使人体会到温暖的慰藉”和后者“写冬季悲凉的情调”都大加赞赏 。 作者进一步指出“最为感人的冬之音乐 , 也许是歌曲之主舒柏特的歌集《冬游》(Winterreise , 通译《冬之旅》)” , 用相当篇幅对这部著名声乐套曲的歌词(德国浪漫主义诗人米勒的诗)逐首译解 , 文笔舒缓 , 回肠荡气 , 最后总结道:“这二十四首歌曲有一贯的感伤情调 , 描写出失意的流浪者 , 在冬天的旅程中对于春的憧憬 。 春天是会来的 , 然而流浪者最后的希望 , 已随着树上的残叶 , 一同消灭了 。 ”
唯一令人遗憾的是 , 此文未能提及维瓦尔第脍炙人口的《四季》中的《冬》 , 这应该是因为当时维瓦尔第还未进入中国(维瓦尔第一度被人遗忘 , 沉默两百多年 , 直到1940年代以后才被重新发掘) , 作者尚不知之故 , 不必苛求 。
- 复生@连载|《丰子恺自述》07:王囡囡
- 西装|《不会恋爱的我们》来袭,金晨化身霸总,恋上“小狼狗”王子异
- 纸杯#美术生在杯子上画“知否”,当倒入水瞬间,网友:居老师挺住!
- 错换人生&谁家子弟谁家院,“错换人生”DNA再掀波澜
- 玉真子&金庸《碧血剑》八大顶尖高手排名,何铁手第八!
- 我们的天才儿子|《我们的天才儿子》常来的浙图,浙图找出了他的翻译十部作品
- 陈珊|完美伴侣:没有家庭,事业成功的意义又在哪里?
- 儿子|感动!这个温柔且沉重的“杭州版”《美丽心灵》字字戳中内心……
- 内阁首辅$女子出一上联:一杯清茶,解解解元之渴!解缙至死都没对出下联
- 季贞一#才女相中一男子,写下情诗:何须问短长,尺寸自思量,后两句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