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家#文学创作中的恐洋崇洋现象( 三 )


我们也毋须讳言,文学除了精神价值外,还拥有一定外在的、实用的、功利的价值。但是,把西方现代派、后西方现代派的大师与著作完全奉为圭臬的作家诗人,大都抱有这样一种倾向,那就是,宁可像小资一样故作姿态,在自言自语的同时,已沦为风起云涌的现实社会生活的巨婴却不自知,也要拒绝大众,谁为民生写作,那就会被他们所不齿。这也即是,在这一个浮躁的年代,浮躁者总会有浮躁的理由。
我们不要去否定文学就是人学的事实。人生哲学,探讨的是一个人,如何在天和地之间生存,如何在人与人之间生活,而文学无论是起源于神话还是起源于劳动,而描述的大体,都在针对人生的活法,也即,如何生活,如何活下去,如何活得更快乐、更幸福。说白了,文学和哲学一样,探讨的同是人生的课题。所以说,哲学与文学是相伴相生的,也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常说,大人物决定着历史走向,而无名小卒只能书写历史真实。因为不争的事实告诉我们,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舞台上,是那些英雄豪杰与仁人志士做的主角,英雄豪杰往往是鼓动了乱世,而仁人志士则出来创造太平盛世。也即是说,社会的治乱兴衰,大都是由人为的因素所造成。至于一般百姓,通常都依“民以食为天”的方式过活,他们的人生多是顺着良知过活,更没有什么特殊的创见。
由此,也就引伸出我们的作家诗人,所要面对的人生现实或理想的选择问题。我想,大都会觉得自己受过良好的教育,即使是普通人也逐渐成为了有知识的有文学创作能力的人,也即不会承认自己仅仅是个没什么创见的人。我想,话已至此,也就不想再把窗户打开来说什么亮话了,只想重复上面说过的一句话:作家诗人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守望者,任何时代,都得真诚地表达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以及追求和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