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旭@杨万里:快镜头写实,带你领会不一样的“诚斋体”( 二 )


好不容易考中进士,却因为没有空位而要回家“待次”。杨万里就在待次期间娶了媳妇。他这老婆名叫罗旭,能够有名有姓,在当时未必是大家闺秀,但一定有几分能耐的。她的“能耐”除了知书达礼,还表现在为丈夫规避风险、将家庭管得井井有条上。
绍兴二十六年,杨万里带着家人来到赣州任司户参军。初来乍到,就与通判黄金发产生了矛盾。黄通判意图拉拢不成,恼羞成怒,交给杨万里催收任务。杨万里以未到收税时间为由,忿然推辞,二人立马闹掰。杨万里帽子一丢就要走人。
回到家后,将此事禀告老父。杨芾听后差点没气吐血,从厨房抄起一根烧火棍,对着儿子的屁股就一顿噼里啪啦。罗旭看见公公发这么大火,也不敢上前阻拦,瘫坐在一旁瑟瑟发抖。老父破口大骂:“你是猪脑子吗?我们家走到今天多么不容易!你撒手不干,不仅对不起国家,还想把家人饿死吗?”
杨家此时确实只能依赖儿子这点工资了。杨万里做不起李白那“安能屈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潇洒,也第一次体会到了生活的现实。父亲骂完已气晕过去。夫妻俩连忙抢救。待老爹醒来时,杨万里举掌发誓:以后绝再不做这种忘却国家、抛弃家人之事!
于是,亲自去找太守认错,又向通判赔礼。上级领导念他积极认错,态度诚恳,更重要的是,太守与时任吏部尚书的刘才邵相识。看在老师的面子上,原谅了这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杨万里为了家人的生计,不得不学着与官场中各式各样的人打交道。次年,夫人罗旭为他生下儿子,取名长儒。三年任满后,杨万里携家带口回到老家修葺故所,建起了新房。
编辑 搜图
要说杨万里真正开始创新诗歌体裁,还是从零陵县丞任上开始。零陵,这是柳宗元的精神宝地,也是杨万里的求学之路。杨万里来此之前,一直学习黄庭坚等人领导的江西诗派。没办法,一方水土养一方文化,一方文化养一方人。杨万里没道理不受同省前辈诗人的影响。
来到零陵后,他结识了张栻。张栻除了是抗金名相张浚的儿子,还有一首著名的《立春偶成》。诗云: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这天,在张栻府中做客,杨万里见到一位叫刘子驹的“流浪汉”。刘子驹曾经也做过官,后来因与上级发生冲突,一怒之下弃官而走。结果,穷得连粥也喝不上,夜晚则孤单地睡在祖先的坟地旁。张浚听后万分敬佩,不仅给他提供住所,还推荐他再度入官。
杨万里早就听张栻说此人水平很高,于是拿出自己的诗集请他点评。没想到刘先生直截了当地说:“你这都是翻修前人之作,没什么大意思。”杨万里细细听他分析,只觉得“为赋新词强说愁”当真没什么意义。刘先生举了个韩愈当年的例子。话说韩愈在古文运动时,有天翻看自己以前科考时的文章,顿觉非常惭愧。于是给朋友写信说:我好像是取宠观众的优伶,一连数月心情不能平复。
杨万里越想越气,觉得自己和韩愈当年没什么区别,于是一把火将往日之作全部烧掉。这与苏洵的脾气可以参照对比。杨万里回想黄庭坚曾说过的那句“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念叨着:黄老师可以做的,难道我就不可以吗?只有脱离窠臼,不落言筌,才能打开自己的一片天地!
罗旭@杨万里:快镜头写实,带你领会不一样的“诚斋体”
文章插图

于是,他开始走进自然,并爱上了对瞬间景象的捕捉。这首小小的五律《自音声岩泛小舟下高溪》就是代表。
晚日黄犹暖,寒江白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