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陈来:孔子思想与礼义之邦( 五 )


“中”不偏不倚 , 当然我们人类在实践中有这种偏和倚这是难以避免的 。 但是“中庸”的思想利益 , 总是提醒我们要注意 , 每一个时代社会上总会有不同的极端主张 , 但这毕竟是少数 。 因此 , 不走极端、避免极端、选择中道 , 这个中道必然是符合大多数人要求的选择 。 因此 , “中庸”一方面具有道德本身的意义 , 另一方面这种中道思想中庸之德 , 赋予了儒家以及中华文明一种不极端、稳健的性格 。
所以 ,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 , 在儒家思想主导的时代 , 都没有发生过极端政策的重大失误 , 这体现了中庸价值和中庸的思维方法 , 在中华文明历史上起到了一种引导的作用、约束的作用 。 如果从中华民族和中华民族性格角度来讲 , 中庸也可以说对中华文明的性格发生了一种塑造的作用 , 这个性格就是不走极端 , 接近中道 。
05
尚 和
我们选择了四个观点 , “仁、义、中、和”来描述孔子崇德的精神表现 。 应该说孔子以前以及包括跟孔子同时代的一些智者 , 他们都提出了“和”与“同”的不同 , “和同之辩” , “和”就是和谐的和 , “同”就是相同的同 。
什么是和呢?和 , 就是不同事物调和在一起;同 , 就是单一事物的不断重复 。 也可以说“和”是不同的要素的和谐、相和 , “同”就是单一事物的同一 , 也叫做单纯的同一性 。 在孔子以前 , 西周的时代 , 春秋后期的智者都已经有这样的认识 , 就是和优于同 , 和合优于单一 。 孔子的思想也不是自己产生的 , 也吸收了西周以来的这种思想和同时代的思想精华 , 所以孔子思想中 , 这种尚和的思想倾向 , 继承发展了中国早期的和同之辩的智慧 。
什么样的智慧呢?就是从西周到春秋末期的和同之辩 , 就认为差别性、多样性是事物发展的前提 , 不同的事物的配合、调和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条件 。 只有这样 , 事物才能够生生不息 , 才能够不断发展 。 生命的不断发展 , 宇宙的生生不息 , 它的前提就是多样性和差别性的存在;否定多样性和差别性 , 只追求单一性 , 这种往往是强迫同一 。 而“和合”就包含着对于差异性、多样性的包容和宽容 , 这样的包容、宽容也正是今天我们所讲的民主价值的基础 。
到孔子就正式提出“君子和而不同 , 小人同而不和” , 提出“和为贵” 。 “和为贵”表达了一种价值的选择和偏好 。 所以“和而不同”的思想比起早期的和同之辩来说 , 既肯定了差别又注重了和谐;需要在差别的基础上来寻求和谐 , 比早期的和同之辩 , 可以说更进了一步 。 孔子还认为“和”是君子的胸怀、气度、境界 , 孔子追求的“和”也是建立在多样性共存基础上的一种和谐观 。
当然单独的“和”的观念很早就出现了 。 在儒家的经典《尚书》里面 , 提出“协和万邦”“以和邦国” , 都是关于国与国之间和外部世界的关系 , 把“和”这种观念作为对外交往的一个基本对话和价值 。 所以中华文明世界观的对外交往 , 很早就确定了自己的价值理想 。 这个理想就是“和” , 也就是和谐 。 孔子以后 , 在“和合”的这种观念的基础上 , “和”的和谐意义更加突出了 。 刚才讲“守中”是以中庸排斥极端 , “尚和”就是以和谐取代中庸 。
几千年的中国文明史可以看到一个特点 , 就是不断追求和平共处的一个世界 , 这是我们几千年来持久不断的理想追求 。 60年前 , 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会议 , 形成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中国是主要倡导者之一 , 积极参与这个共识的达成 , 从中也可以看到中华文明的基本价值在当代仍然有深刻的影响 。 国家间的和平共处是人类的普遍理想 , 孔子思想产生在2500年以前 , 孔子思想和儒家思想 , 对于与外部世界关系的主张基本就是尚文不尚武 , 尚柔不尚勇 。 孔子主张对于远方的世界应该“修文德以来之” , 要发展文化的软实力 , 发展我们的价值来吸引外部世界建立友好关系 。 当然 , “和”不仅仅是对外 , 和外部世界交往的基本价值 , 也是对内调整社会关系 , 促进社会和谐的基本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