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印度:美好时代的背后( 二 )


《印度青年狂想曲》:那些疯狂的“上升”努力
在《印度青年狂想曲》一书中 , 写到了目前印度青年中的“成功人士”所从事的职业 。
其中的互联网标题党创业者 , 坚信自己正在Facebook上用流量和大数据左右美国人的情绪 , 他提供“让美国人激动的、害怕的、伤心的、好奇的一切” 。 他梦想着通过内容工厂领导全人类 , 甚至火星 。
而英语培训机构“美国学院”的负责人则认为自己把持着所有职业的入口 , 掌握着向上流动的阀门和进入白领世界的钥匙 , 甚至掌握着让印度成为国际强国的命脉 。 所以 , 他成了随时鼓吹英语万能的励志演说家 , 用325个分支机构向找不到工作的印度青年兜售梦想实现不可或缺的英语 。 他认为 , 全印度的整个英语产业 , 包括培训中心、图书、接线中心培训、GRE/TOEFL , 产值有几千亿卢比 , 自己从中拿到6.5亿卢比的收入只是小钱 。
还有一批人做着明星梦 。 他们住在孟买的贫民窟里 , 靠债台高筑自费参加各种选秀 , 但仍然要勇闯宝莱坞 , 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阿米尔·汗那样风靡世界的男星 。 然而 , 有梦想的地方就有骗局 , 有追梦者的地方就有骗子 。 他们越来越发现 , 靠别人的梦想为生似乎比自己追梦更容易 , 于是 , 这些人成了“经纪公司”的负责人 。 一想到晚近那些备受关注的印度电影《贫民窟里的百万富翁》《小萝莉的神猴大叔》《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厕所英雄》等等 , 背后裹挟着一群青年不切实际的“狂想” , 星途梦碎之后就催生出一个以梦想之名行骗的产业 , 真是让人唏嘘 , 尽管这肯定不是印度一个国家独有的现象 。 想一想风靡世界的平民选秀电视节目 , 似乎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这个世界的真实 。
书中还写到 , 有的青年做了游走于底层和官场的“疏通者”——印度一直有这样一个群体 , 他们是印度的腐败政治中老百姓在官员面前的代理人 , 似乎是缓解社会矛盾的政治掮客 。 此外 , 还有大学里的男愤青和女愤青 , 尤其女愤青 , 她认为只有绝食、摔断胳膊、躲过炸弹和性威胁 , 才能被政坛看见 , 于是她拼命给自己制造机会以求被发现 , 走上从政之路……
这种种的人间奇观可并非印度青年的狂想 , 而是他们真实的生存状态 , 也是他们的身份政治困境映照出来的真实社会的一角 。 与此相应的 , 是这些青年口中让人哭笑不得的人生“箴言”:“没有哪个梦想比成为有钱人更值得追求 。 ”“在自己寻求成功的这个世界里 , 还没人找到成功的法则 。 ”“不靠骗人就赚了钱的人 , 他一个也没见过 。 ”
作者在后记中冷峻地写道:“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 , 印度年轻人的现实就是这样——不满现状、寡廉鲜耻、难以阻挡 。 ”而有印度的历史学家、社会评论家认为:“人口红利”“奋斗的印度”“社交媒体一代” , 关于当代印度的每一句口号、语录和陈词滥调都体现在这本书描绘的可怕又热闹的生活中 。
调查数据显示 , 印度人口超过13亿 , 其中35岁以下人口8亿 , 25岁以下人口6亿 , 整个国家平均年龄29岁 。 当许多国家被人口老龄化困扰的时候 , 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正在制造自己的“美好时代” 。 这个“美好时代”是真实的:疫情以前的2019年 ,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时候 , 印度保持了相当不错的GDP增长;印度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智能手机增量市场 , 是中国的OPPO和小米激烈争夺的头号海外市场;因IT外包繁荣起来的印度软件业全球领先 。 种种迹象表明 , 印度正日益变得富强 。 与此同时 , 这也是一个集中了全球三分之一贫困人口、四分之一饥饿人口的“美好时代” , 是人口占比近一半的青年人需要解决“3e”问题的“美好时代”——未受教育(uneducated)、待业(unemployed)、无就业能力(unemployab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