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博:二人转《大西厢》与元杂剧《西厢记》(二)( 三 )


其次 , 二人转《大西厢》通过剔除崔莺莺的权威人格 , 实现了对《西厢记》主题的创作性重构 。
《大西厢》剔除了崔莺莺浓重的权威人格 , 主动意识被大大强化 。 二人转《大西厢》中的崔莺莺虽保留了相府千金的身份 , 但其行为模式和言语模式则更多体现了富于东北地域文化色彩的、大胆而泼辣的民间“大姑娘”的特点 。 [2]
从初见张生时的以“罗帕”传情、老夫人赖婚后对张生的“相思入骨”;到荼蘼架下的“以身相许”、深闺中对张生的精心照料;再到张生赴京求仕后的“刻骨思念”;最后一封书信送到西厢 。
|李大博:二人转《大西厢》与元杂剧《西厢记》(二)
本文图片

《大西厢·写书》录音带
《大西厢》中的崔莺莺是戏剧冲突的挑起者 , 是崔、张爱情萌动、生发并最终走向成熟的主要推动力 , 其主动意识被最大限度地强化 。 值得深思的是 , 《大西厢》中崔莺莺主动意识得以生发的根本原因在哪里?笔者认为 , 其根本原因在于民间视角解构下的崔莺莺对“情欲”本身的认同 。
元杂剧《西厢记》中的崔莺莺虽钟情于张生 , 但在第一本“张君瑞闹道场”和第二本“崔莺莺夜听琴”中 , 崔莺莺始终处于被动状态 , 戏剧冲突的挑起者是张生 , 而不是莺莺 。 到了第三本“张君瑞害相思” , 莺莺虽然在某种程度上展现出主动性的一面 , 但又经历了传简、酬简和闹简等一些列戏剧冲突的延宕 , 崔莺莺才半推半就地“以身相许” 。
在这一过程中 , 莺莺始终没有彻底摘除“表里不一”的人格面具 , 其最终的“以身相许”也更多地源于礼教挤压下生命能量与自我意识的反弹!
二人转《大西厢》中的崔莺莺在母亲赖婚后不久 , 出于对张生刻骨铭心的爱以及难以克制的情欲涌动 , 便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于荼蘼架下与张生私下结合了 。 《大西厢》中“西厢写书”这出戏 , 以倒叙的方式展现了“崔、张二人的私下结合在前 , 而莺莺传书在后”的情节结构 , 这种结构安排彻底粉碎了崔莺莺的权威人格 , 极大地强化了崔莺莺的主动意识 。
|李大博:二人转《大西厢》与元杂剧《西厢记》(二)
本文图片

二人转《西厢》剧本
笔者认为 , 《大西厢》中的崔莺莺所以在出场不久后就与张生私下结合 , 其根本原因便在于莺莺对“情欲”本身的认同 。 二人转《大西厢》通过老夫人的“存在性”缺失和情节结构的简化 , 最大程度地弱化了礼教背景 , 而在这种背景下所生发出的荼蘼架下的“私下结合” , 则更多地源自崔莺莺对“情欲”本身的渴望与认同 。
因此 , 笔者认为 , 二人转《大西厢》通过对元杂剧《西厢记》的解构与重构 , 实现了《西厢记》主题意蕴的转换与重构:从展现挣脱礼教的终成眷属到彰显源于人欲的自由结合 。
二、表演风格的重构:从“抒情诗剧”到 “民间闹剧”
元杂剧《西厢记》和二人转《大西厢》在表演风格上呈现出诸多差异 。 虽然我们无法看到杂剧舞台上表演《西厢记》的盛况 , 但通过剧本中的情节设置、人物唱词和情感表达方式 , 我们仍能鲜明地感受到《西厢记》与东北地域文化整合 , 被搬上二人转舞台后所表现出的表演风格的差异 。
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很多 , 如地域文化的差异、作家审美理想的差异、受众类型与消费心理的差异等等 。
笔者认为 , 最重要的差异在于元杂剧和二人转表演方式的差异 。 元杂剧是一种成熟的戏剧形态 , 表演过程中角色分工明确 , 演员完全化身于剧本中的人物 , 即进入故事后演员自身的存在意义被消解 , 而完全以剧中人物的形象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