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追寻中国诗学研究的向上之路——蒋寅《中国诗学之路》读后

【 文学&追寻中国诗学研究的向上之路——蒋寅《中国诗学之路》读后】【读书者说】
作者:谢琰(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著名古典文学研究家蒋寅先生新近出版的论著《中国诗学之路——在历史、文化与美学之间》,对于作者自己而言“不免带有一点总结的意味”(《自序》),对于古典文学界而言则不仅凝聚一代人的学术追求与贡献,而且烛显当下与未来的关键性的学理问题,值得仔细品读,深入思考。
《中国诗学之路》的基本内容,从表层结构来看,分为四个部分,即“心态史研究”“唐诗研究”“古典诗学基本概念和命题研究”“清代诗学史研究”。而从内在理路来看,可分为三个方面,即“诗歌理论研究”“诗歌创作研究”“诗歌史研究”。由于蒋寅先生秉承师说将“理论研究”理解为“研究古代的文学理论”与“研究古代文学的理论”两条进路,所以他的“诗学”事实上包含一切带有理论思辨色彩的古典诗歌相关研究,无论其核心研究对象是作家作品还是诗歌理论。另一方面,他又很重视将“创作”放在“史”的线索中进行探讨,或将“史”的观点放回“创作”中予以重审,从而引出新说,因此从更深层次的理路融合来看,他的“诗歌创作研究”和“诗歌史研究”就可以合并为“诗史”研究。由此可见,《中国诗学之路》的内在理路事实上可以概括为“诗学”和“诗史”两大方面:前者拒绝抽象的美学研究或文艺学研究,而力图将理论问题历史化、过程化;后者则拒绝单纯的历史研究和文本研究,而力图将事实问题价值化、批评化,将语言艺术问题思想化、精神化。
过程化的诗学与批评化的诗史,就是笔者阅读《中国诗学之路》一书感触最深的两点。
文学&追寻中国诗学研究的向上之路——蒋寅《中国诗学之路》读后
文章插图

《渊明醉归图》[明]
张鹏
图片选自《中国诗学之路》
1.过程化的诗学
过程化的诗学,意味着强烈的理论敏感与实事求是的历史还原精神的相得益彰。
本书的历史还原,基本不涉及社会学溯因,而是思维层面的时序性建构。在《中国诗学之路》中,形式、范式、方式、定势、概念是高频出现的词汇,体现了蒋寅对作家、批评家之思维模式的精准把握和理论敏感。比如对“情景交融”的研究,显然不是一般意义的诗史研究,而是要揭示“意象化”这种中国古典诗歌表现范式的核心特质与形成过程。蒋寅将“情景交融”阐释为一种“功能”,而不是像以往学者那样理解为“构成”。这样,就从一笔糊涂账中清理出一种思维模式:任何以景物为描写对象的作品,无论接续、点缀还是贯注了鲜明的情感,都不算“意象化”;只有将景物处理为抒情的媒介,景与情完全不可分,这才诞生了“意象”。正是从大历诗人开始,这种模式才真正确立,不仅成为创作范式,也形成理论自觉。
实际上,蒋寅在当年撰写博士论文以及历年有关谢灵运、刘长卿、贾岛等人的论文时,一直暗持一个判定诗歌中情景关系的严苛标准,以此标准与各类作品不断相切相磨,才最终将一个“诗史”问题升华为“诗学”问题。“意象化=情景交融=写景功能转变”这样一个公式的出现,凝聚了他三十年的思考历程,充分彰显了理论化、思辨化的文学研究与同样重视思辨的哲学研究的根本不同:后者的成果来自逻辑结构中的推演,前者的成果则必须在经验世界中勘验。换句话说,文学研究需要保持对于朴学与形而上学的双重警惕,既不能满足于描述历史事实,更不能对理论命题本身沾沾自喜。正是由于始终行走在理论感与历史感之间的中和之道上,才不仅能抽象出“古代文学的理论”,也能对已然抽象化的“古代的文学理论”进行釜底抽薪式的重审。比如本书中《古典诗学中“清”的概念》,首先明确“清”既是构成性概念又是审美性概念,站在整个古典诗学体系高度对一个古老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位,然后历时性地梳理“清”从思想界到文学界的概念史,继则从共时层面总结“清”的审美内涵的诸多“正价部分”以及某些“负价的一面”,从而最终证成“清”概念的核心位置、包容性特点以及派生能力。显然,作者重点研究的不是概念本身,而是概念的历史语境。如果我们将概念视作思维模式的最高阶段,那么此文研究的就是“模式之模式”。同样道理,《中国古代文论对审美知觉的表达及其语言形式》一文,几乎对古代文论中的所有重要审美概念进行了清理,分成“绝对正价”“有限正价”“负价”“中性”四大类,分别总结了其表述形式的多样性。此文充分彰显了概念类型与概念表述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模式之模式”帮助我们理解了“模式”本身。此文还展现了作者抽丝剥茧般的模式分析能力,而如此耐心精密的理论诉求,正是当代古典文学界极为缺乏的一种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