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天南地北,终将回潮:潮州美术馆展15段潮汕影像

“赶在新年期间展出 , 《回潮》首先是献给从天南地北回到故土的游子 , 展览中呈现的多数作品亦是出自这些人的手笔 。 而我们把世界各地潮人创作者所创作的潮汕故事收集起来 , 呈现给家乡父老看 , 本身就是一个‘回’的动作 。 希望在这个大团圆的时候 , 能让更多人、更多返乡的潮汕人看到这些故事 。 ”
——策展团队观潮时间艺术机构负责人陈柏麒
1月23日 , 潮州美术馆二楼3号展厅开启“回潮——观潮视野中的潮汕影像”展览 , 呈现15段共501分钟关于潮汕的影像 , 展览将持续至2月10日 。
潮汕|天南地北,终将回潮:潮州美术馆展15段潮汕影像
本文图片

1月23日 , 潮州美术馆二楼3号展厅开启“回潮——观潮视野中的潮汕影像”展览 。
展览以“回”为关键字 , 由“迴·回家”“囬·回首”“囘·回应”三部分组成 , 呈现游子与故乡的关系 。 回家、回首和回应 , 内在地递进并缠绕着 , 正如展览所鼓励的观看顺序一般 , 以回家为起点 , 以回首为中介 , 以回应作成长 。
展览前言中写道 , “迴”是乘搭着各种交通工具的回家 , 在我们的观察中 , “回家”是这世代创作者的母题之一 , 既是近乎本能的心之所向 , 也是种种问题的起点、交点或燃点 。 “迴”部分展出的剧情短片中 , 有远嫁异国的女子多年后回乡 , 有少年服刑犯阿邓在春节期间离监探亲 , 有过番后山海相隔的亲人以另一种方式团聚;也有面临毕业找工作的青年在归家与离家间惆怅迷惘 。
潮汕|天南地北,终将回潮:潮州美术馆展15段潮汕影像
本文图片

展览以“回”为关键字 , 由“迴·回家”“囬·回首”“囘·回应”三部分组成 , 呈现游子与故乡的关系 。
该如何看待“回家”这一在潮汕电影中频繁出现的主题?
本次展览中展出影像的创作者多为“80后”“90后” , 许多作品诞生于他们创作生涯的早期 。 “每个人在二十出头的年纪都面临着成长过程中的阵痛 , 需要作出一些重要的选择 。 而对于许多潮汕人来说 , 首先考虑的真的是家庭 。 男性创作者会思考 , 家里人能不能接受他做这样的选择?他需不需要承担起家庭甚至是宗族的责任?而女性创作者体现的是另一面 , 即在这样一个传统上重男轻女的地方要怎样找到自己 。 ”陈柏麒认为 , 在那样一个特定的阶段 , 家庭和自身成长是潮汕人普遍会思考的问题 , 家庭题材也就成了潮汕电影人第一部片子会选择的题材 。
展览第三部分“囘”是由内而外的回应:往往是突如其来的认知觉醒 , 捕捉并冲破了受困于年岁、身体和周遭的自己 。 该部分中 , 剧情短片《胜岚的秘密花园》讲述少女吴胜岚遭遇月经初潮 , 经历“出花园”的成人仪式 , 《Haunting》则关于被耳鸣困扰的男主回到久违的乡下老家后发生的故事 。
潮汕|天南地北,终将回潮:潮州美术馆展15段潮汕影像
本文图片

开展当天已有观众到场 。 肖燕菁 摄
开展当天已有观众到场 。 杜女士之前没有看过潮汕电影 , 她表示在潮州美术馆里看潮汕电影的感觉很特别 。 1998年生的汕头人小吴在广州读书 , 毕业后选择回潮汕工作 , 看完《番客》感觉很感动:“我家里一位叔公过番去泰国 , 和我爷爷常年分隔 。 去年叔公从泰国回来 , 但是我爷爷奶奶都不在了 。 ”
如何理解“潮汕电影”这一概念?“只要影片讲的是一个能够在潮汕得到共鸣的故事 , 引用的是这里的风景 , 这里的历史 , 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能够让今天的人从中获益 , 让今天的潮汕从中获益 , 我们就觉得它里面是有东西可以抽取出来 , 被称作潮汕电影 。 ”陈柏麒回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