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乡愁关键词,呈现人类深邃的心灵世界( 三 )


3.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逢人渐觉乡音异,却恨莺声似故山。”古人的这些怀乡作品读来让人惆怅,而现代社会的人们流动性比起古人来更频繁与平常,每逢佳节,那种思乡之情其实更加浓烈。
北漂多年,不能回乡时喜欢读赫尔曼·黑塞一举成名的那本《乡愁》。“黑塞的作品,如诗如画的节奏,宛如小提琴和钢琴的奏鸣曲,时而悠扬,时而低沉,带着浓郁诗质的乡愁和对生命执着的热爱,也表现在历经战斗、锤炼之后的领悟。”这本《乡愁》恰恰是这位作家音乐般的文体的体现。故乡的主题,是没有国界的。
黑塞的故事从一个小村庄开始。那是夹在瑞士的一些岩石山之间的一个村落,村里有四分之三的人都姓Camenzind,这个姓氏一页一页地填满了教堂的簿册,也见于教堂公墓的十字架上。周围的山峦在一年中不停变换自己的颜色,每年的春季,会有燥热风席卷过这片狭长的土地。对于村庄来说,这些变化都是无关紧要的。时间并不会产生太大的效力,只能慢慢地腐蚀掉老旧的屋顶,或者让一些人渐渐老去。
黑塞对村庄的叙述里,总有一些意味深长的事物不断重现,比如那条小木船。年复一年,父亲做着同样的工作,管理自己的菜园子,修理屋顶,每年春天给自己的小船涂上新漆。父亲与村庄合为一体,随着时间和村口的河流一起向前缓缓流淌。康拉德舅舅是个不安分的人,总会冒出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比如给父亲的那条木船装上船帆。可惜,这些计划总是以失败告终,那条帆船在驶出一天后,被风吹坏,他拖着小船又回到村里,引得村民们议论纷纷。最后一次,彼得回到家乡,康拉德舅舅已垂垂老矣,时日无多。不过,他还在思考着自己的伟大计划,“他总是把食指衔在嘴里,在他的小屋里急匆匆地小步踱来踱去,晴天时老是远望湖水……”
“长久身在客地的本乡人,又重返故里时,除去见到几家人家的旧房顶更新了,几家人家半新的房顶变旧了之外,再不会见到有什么变化;当年还健在的老人虽然已经亡故,但又有另外一些老人,居住在同样的农舍里,姓同样的姓,照看着同样是黑色头发的儿童,他们的相貌和举止,同在这段岁月里已故的那些人几乎毫无区别……”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古今中外,总有一些思绪是相通的。
成长与困顿,疏离与漂泊,回归与安然……这些乡愁的关键词,呈现着人类深邃的心灵世界。老子说:“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愿每天匆忙穿梭的身影有栖息之所,愿丰满的思想找到灵魂的故乡。(阿洛)
(检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