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举|风险逼出文明

创举|风险逼出文明
文章图片

(图源:IC Photo)
【文明的坐标——人类与风险的博弈】
陈志武/文
“文明”有两个定义 。
作为名词的“文明” , 包括两项内涵——“创新”和“秩序” , 包括文化、伦理、制度和技术创新 。 比如 , “儒家文明”是自夏商周以来的各种儒家文化、礼制、婚姻、家庭、宗族、社团、经济、政治、技术等创新的集合 , 是过去陆续推出并被传承的众多创举的有机整体 , 这些创新作为整体建成中华社会的规则与秩序 。 犹太文明、基督教文明等也是这样 。
而作为形容词的“文明” , 则是暴力与野蛮的反义 。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 , “文明”可能最早见于《易传·乾·文言》中的"见龙在田 , 天下文明“ , 意思是富有内涵、表现光明 。 到17世纪中后期的清朝 , 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辟草昧而致文明” 。 他说的“文明”不仅与“草味”即“野”相对立 , 反映社会的造化程度 , 而更重要的是点出在达到那个状态前需要一个过程 , 亦即走向造化的“文明化”过程 , 是动态的含义 。
这两个定义并不矛盾 , 贯穿其间的是“规矩与秩序”对于人类为什么在去野蛮化的道路上长久持续迈进 , 平克综述了几种发展趋势 , 每种趋势都带来文明化进步:
首先是“和平化过程”(pacification process) , 即人类从“无政府”部落社会过渡到定居农耕 , 并在距今5千年前发明国家 , 由其垄断合法暴力并建立秩序 , 使一般暴力命案下降近5倍 。
二是“文明化过程”(civilizing process) , 这由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在《文明的进程》中提出 , 欧洲在中世纪后期通过组建国家、发展商业 , 开启了群体行为及个体心理的炼化历程、包括餐桌礼仪、服饰规矩、待人接物等 , 这使人们更加鄙视野蛮粗暴 , 这个商业化与社会化的过程使欧洲暴力命案下降了10到50倍 。 其他社会也在不同时期经历了文明化发展 , 中国早在周朝的《仪礼》、《礼记》和《周礼》中就对餐桌、服饰、待人接物各类礼仪做了规范 。
三是“人道主义革命”(humanitarian revolution) , 主要体现在17、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和理性时代 , 知识分子呼唤结束奴隶制、终结决斗和酷刑、停止死刑、阻止媒体与书籍渲染暴力;通过小说、绘画、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的持续努力 , 到19、20世纪 , 人们对血淋淋残暴不再像以前那样麻木 , 而是怜悯、同情和不容忍 。
四是“长久和平”(long peace)趋势 , 也就是二战结束以来 , 在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WTO等跨国组织的架构下 , 结束了基于炮舰的世界无序 , 代之以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 , 带来战争频率与暴力死亡率双降的和平时期 , 该过程也包括在全球普及的“人权革命” , 重新界定并保护个体的自由与权利 。
平克对明化变迁的总结非常系统 , 让读者对人类的长久发展充满希望 , 但缺陷在于 , 这些有关文明进程的总结主要是描述现象 , 因为“和平化过程”、“人道主义革命”、“长久和平”显然是其他动因带来的结果 , 非文明化“原动力”本身 。 “人之初 , 性本善” , 只是后来因为生存所迫 , 而被“污染”变坏、变恶;也就是 , 如果没有根本性的创举使人在任何时候都是“暴力犯罪收益低于成本”、“战争收益低于成本” , 那么 , 即使在观念和认知上清楚“文明”的高尚和“野蛮”的卑劣 , 一旦生存受到风险冲击 , 人类还是可能选择野与暴 , 将人道主义、文明从善、规矩秩序存放于书架上 。 更本源的文明化创举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