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谁在大厂“推荐”我的简历?( 三 )



这类技能要求复杂、需要大量人力的岗位 , 与有理论知识、需要实践经验的毕业生们各取所需 , 沟通渠道大致是与招聘方签订协议、在校老师帮忙联系、校内宣讲会等 , 直到效率更高的中介机构开始介入 。
打着优质岗位推荐的旗号 , 一些招聘中介瞄准了想要通过实习镀金的大批求职者 , 许以知名企业内部岗位的承诺 , 为了增加工作经验的实习也变味成了只为“镀金”的过场 。
早在2018年 , 人民网就曾发表过相关文章谴责这种不当行为 , 随后几年各路媒体也曾多次揭露这种套路 , 多家大型企业如美团、中信证券等 , 先后在官网发表声明 , 称公司从未与第三方机构或个人进行过所谓“收费实习”合作 , 公司内亦无收费的实习项目 。
但就业市场饱和加上“大厂迷信”的催化 , 这条产业链不仅没有收敛 , 反而愈演愈烈 。 在大学生就业市场明显过渡到“供>需”的阶段 , 不同行业之间的就业景气程度分化逐渐加重 , 人员流动更多的行业竞争压力更大 。 人人自危的就业氛围下 , 光鲜履历成了求职者的“底气” 。
求职平台的功能演进没能弥补求职市场的信息差 , 正规靠谱的实习招聘淹没在信息海洋中 , 从而让付费实习的中介机构有了可趁之机 。 很少有对付费实习态度暧昧的互联网大厂 , 泛滥的实习灰产无疑影响了大厂声誉 , 卷入实习漩涡中的三方 , 求职者、中介机构、大厂 , 作为信息掮客的中介机构赚的盆满钵满 。
03  从富士康到互联网大厂多为骗局的付费实习之所以能存在 , 除了镀金的面子需求 , 无法弥合的信息鸿沟一直是“帮凶” 。 在劳动密集型产业蓬勃发展的十几年间 , 无数招工中介通过“付费找工作”的噱头两边敛财 , 与如今利用信息差牟利的机构如出一辙 。
人力中介从业人员小秋告诉「新熵」 , 出于面试成本考虑 , 一般用工量大的电子厂不设置专门的招聘部门 , 富士康至今仍然通过招工中介满足高峰期的用工需求 。 而普通的求职者想进厂工作 , 基本上只能通过中介 , 只有很少一部分是通过熟人进厂 , 小秋承认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 我们垄断了进厂资格 。 ”
据她介绍 , 前几年中介机构还会向求职者收取100元左右的“介绍费” , 但随着求职者的警惕性提高 , 这项费用也成为历史 。
寒暑假 , 尤其是过年后 , 被小秋称为旺季 , 相较于淡季一个月也招不到几个人 , 这段时间一天就能招到几十个人 , “一个人进去一个月 , 我就能拿到1000到800左右 , 他们工作满三个月、半年 , 厂里都会返给我人头费 。 ”小秋透露 , 部分黑中介除了吃“人头费” , 还会扣下工厂给进厂人员发放的补贴和返费 。
信息阻塞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的普及而得到根治 , 甚至在某些领域形成了另一种垄断 。 产业制造的流水线上 , 为工厂招工拿到“人头费”与互联网时代的“交钱打工”没有本质区别 , 只不过后者转嫁到求职者头上的成本更加变本加厉 , 甚至大多数实习只是求职者的虚假愿景 。

盲目的求职者以为找到了通往金字塔顶端的捷径 , 实际不过是踏入精心编织的利益大网 。 特别是这张利益大网明显触及了公司高压线 , 没有哪家大公司愿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
当一个员工具备了动机、能力和机会 , 便可能会带来源源不断的腐败问题 。 所以人员众多、组织架构复杂的公司在高速发展阶段都会成立监管部门 , 职能类似于大型国企中的纪检部门 。 2007年华为公布了《EMT自律宣言》 , 2012阿里建立“阿里廉正合规部” , 昵称“锦衣卫” 。 2015年之后互联网公司加快了内部反腐败制度的建立 , 美团的“重案六组”、百度的“阳光职场”行动 , 腾讯上线公众号“阳光腾讯” , 京东上线“廉洁京东” , 字节跳动、滴滴等新贵也不约而同地将反腐早早提上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