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与绘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二 )


美国华莱士·斯蒂文斯的《诗歌与绘画的关系》(见马永波译《诗人与画家》)说:
“他不是凭借灵感 , 而是凭借想象或者想象所激发的神秘的原因 。 简而言之 , 这两门艺术 , 诗歌和绘画 , 都共同拥有一个劳动元素 , 它不仅仅是一种劳动 , 也是一种圆满 。 ”这种劳动 , 就是艺术想象 。
|诗歌与绘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本文图片
文徵明《春山烟树图》
再次 , 诗歌与绘画有着共同的艺术追求 。 艺术创造的初始阶段 , 人们追求“形似”、“征实” , 但是 , 艺术家不能满足于“形似”的要求 , 进而提出“神似”的主张 , 冀望追求更高的艺术境界 。 顾恺之提出的“以形写神”(《论画》)的理论 , 正是这种艺术主张的集中表现 。
南北朝时期 , 诗歌绘画领域里出现了“象外”的学说 。 谢赫《古画品叙》:“若拘以物体 , 则未见精粹;若取之象外 , 方厌膏腴 , 可谓微妙也 。 ”宗炳《画山水叙》:“旨微于言象之外者 , 可心取于书策之内 。 ”这是画论中的“象外”说 。
钟嵘《诗品》提出“味” , 刘勰《文心雕龙·隐秀》:“隐也者 , 文外之重旨者也 。 ……夫隐之为体 , 义生文外 , 秘响旁通 , 伏采潜发 。 ”这是诗(文)论中的“象外”说 。
诗画“象外”理论 , 互为映发 , 相互促进 , 诗画艺术家都希望在“象外”、“言外”取得更高的艺术成就 。
文学界的“象外”说 , 直接催生“意境”学说的孕育和发展 , 王昌龄《诗格》首创“诗境”说 , 刘禹锡《董氏武陵集纪》也说:“境生于象外 。 ”这种学说很快被画家所汲取 , 与画论六法融合起来 , 创造富有神韵的艺术境界 。 诗、画艺术均重“情” , 重视陶写人的性情 , 强调抒情的感人力量 。 恽寿平《瓯香馆集·补遗画跋》:“诗意须极飘渺 , 有一唱三叹之音 , 方能感人 。 然则不能感人之音 , 非诗也 。 书法、画理皆然 。 笔先之意 , 即唱叹之音 , 感人之深者 , 舍此亦并无书画可言 。 ”沈宗骞《芥舟学画论》卷二:“画与诗皆士人陶写性情之事 , 故凡可入诗者 , 皆可入画 。 ”在长期诗画艺术的发展过程中 , 诗画家始终保持着多元化的共同的审美追求 。
综上所述 , 可见诗歌与绘画有着共同的艺术特征、共同的艺术思维规律和共同的审美追求 。
既然诗画艺术存在着共同性 , 便可以以诗入画 , 以画入诗 , 实现自然美、绘画美和诗艺美的转化和融合 。 诗画艺术的异同 , 恰恰是诗画艺术融通的前提和基础 。 只有充分认识它们的异同 , 才能加深理解诗画融通的基本规律和特征 。 宋人蔡絛的《西清诗话》说:“丹青、吟咏 , 妙处相资 。 ”“相资”两字 , 论述诗画互补的艺术作用 , 说得很透彻明白 。 吴龙翰《野趣有声画序》:“画难画之景 , 以诗凑成;吟难吟之诗 , 以画补足 。 ”方薰《山静居论画》也说:“高情逸思 , 画之不足 , 题以发之 。 ”邹一桂《小山画谱》说:“故善诗者诗中有画 , 善画者画中有诗 , 然则绘事之寄兴 , 与诗人相表里焉 。 ”以上这些言论 , 都言简意赅地阐发了诗画融通的理论 , 值得重视 。
◎本文摘自《诗画融通论》(作者吴企明) , 图源网络 , 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