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泰顺“祠堂酒”“元宵福” , 乡村和谐的“催化剂”
陈能雄/文
泰顺元宵节百家宴 , 首先让人自然而然想到丰富多样的美食民俗 。 其实 , 百家宴的雏形——明清时期泰顺的祠堂酒、元宵福已具有丰厚的人文意蕴 。 正月初一的祭祖仪式散发着浓浓的儒家文化 , 祭祖后的祠堂酒 , 读书人坐在重要席位 , 念诵族规家训 , 显示着崇尚读书的思想与儒家教化力量 。 元宵福中 , 乡民齐心协力迎春纳福 , 同饮共乐 , 又洋溢着和谐之风 。
温州知府倡导下的泰顺族范
每逢元宵佳节 , 泰顺三魁、雅阳等地举行隆重喜庆的百家宴 , 偌大的镇区就如一个露天会客厅 , 大街小巷千席排列 , 万人同饮 。 百家宴历史悠久 , 源于泰顺民间的祠堂酒、元宵福习俗 , 此俗以三魁镇张宅村较有代表性 。
本文图片
宋代时期 , 张廷厚由大安迁居龟岩(今三魁镇张宅村) , 族人繁衍生息 , 耕读继世 。 到明代正德、嘉靖年间 , 龟岩人才辈出 , 文风大兴 , 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族规家训 , 他们四时祭享 , 把族规的道德教化融入到正月初一祭祖后的祠堂酒中 。
龟岩礼制与民俗文化的蓬勃发展 , 与当时温州文化熏染及当地乡贤倡导不无关系 。 明成化甲午年(1474) , 著名书画家文徵明的父亲文林任永嘉知县 , 向士民推行乡约 , “冀贤者由于道以为民望” , 一大批乡贤贡献才智 , 投身于乡村建设、风习教化、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中 , 为民众所推崇 。
二十多年后的弘治戊午年(1498) , 文林起复为温州知府 , 他见永嘉士民仍旧循循不舍地遵守着昔日定下的乡约 , 社会生活井然有序 。 于是 , 他把乡约这一优良模式向各属县推广 。 他考虑到一些大姓聚族而居 , 不下千人 , 正如先儒所言“宗子法立 , 天下易治” , 只有规范乡村宗族秩序 , 乡民知礼守法 , 才能抑恶扬善 , 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 。 他亲自制定《族范》 , 要求敦亲睦族 。 在此背景下 , 泰顺各大姓兴起建宗祠、定族规的风气 , 如筱村徐岙底吴氏就受到文林的诗文熏陶 , 他们在族谱中抄录文林的《睦族歌》:
……
族人本是同根树 , 枝叶虽繁根一处 。
根培树长枝叶繁 , 纵遇狂风吹不坠 。
人家族繁若能和 , 子孙和兮礼仪固 。
兄仁弟义有切磋 , 强族不敢相欺侮 。
……
若把宗族比作参天大树 , 族裔便是大树长出的千枝万叶 , 他们同根同源 , 而和睦是家族长盛不衰的根本 。
在文林任温州知府的前一年 , 弘治丁巳年(1497) , 龟岩人张充考取岁贡生 , 入读南京国子监 。 几年后 , 他回乡守孝 , 带领族人鸠工庀材在庵底创建张氏宗祠 , 宗祠于正德丙寅年(1506)竣工 。
本文图片
张充后来出任湖广沔阳州判 , 嘉靖癸未年(1523) , 他九年秩满 , 辞官归乡 。 他在归隐诗中写道“功名留与吾儿辈” , 自此全心教读子侄 , 他仿照古圣贤制定族规18条 , 开示族中子弟 , 以期族裔世世遵守 。
后来 , 张充的儿子、鳌山卫武学教授张庆旸辞官归乡 , 以重挽家族气运为己任 , 修建宗祠桥梁 , 纂修家谱 , “睦一族之人心 , 山林川泽有禁 , 俾禽鸟为之咸若 。 ”他继续完善族规家训 , 如明文禁止砍伐龟岩风水林、捕捞燕水鱼鳖 , 不仅使族风复振 , 也美化了村落环境 , 惠及山鸟溪鱼 。 后又经各位张氏先贤的修订 , 原来张充的18条族规订正为13条 。
- 古隶!隶书在汉代逐渐走向成熟,文字的形体在不同时期也有所差异
- 四神|【遗迹】高句丽时期的湖南里四神古坟/???????????????
- 山神!上古时期96个龙形神兽,人面龙身,《山海经》中的神秘山神
- 梯队!三国时期的众武将,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分别是哪些人?
- 混沌钟#故事:盘点上古神话时期的7大至宝,混沌钟位列第二,盘古幡位列第四
- 战国时期@《韩非子》富有哲理的10句话,百看不厌,引人共鸣!
- 乾隆时期#「精品赏析」 清乾隆 青花珐琅粉彩 描金连枝花卉纹 天球瓶
- 圣旨|清朝时期一御厨将圣旨刻在狮子像石板上,百年后村民竟将它当成搓衣板?
- 大汉$聊斋故事:古井美人
- 恽寿平&敬和2021秋拍|风雅墨迹 气韵冲夷:明清扇面书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