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同道|张同道×臧棣×西渡×姜涛:“西南联大诗人群”写出了现代汉诗的活力】1997年 , 《西南联大现代诗钞》的出版帮助诗歌爱好者和学者们认识到“西南联大诗人群”的存在 , 促进了对这些诗人的阅读与研究 , 甚至在推动“西南联大”成为文化热点的过程中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 二十多年后 , 时过境迁 , 书的再版会引起编者和诗歌写作者、研究者们对这部诗集怎样的回忆 , 对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诗怎样的新感悟?在新书分享会上 , 编者张同道和诗人臧棣、西渡、姜涛一起 , 分享了他们对这部《诗钞》的历史和当下价值的思考 。
本文图片
本文出自《新京报·书评周刊》2月25日专题《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诗》的B04-B05 。
「主题」B01丨西南联大与中国现代诗
「主题」B02-B03 |《西南联大现代诗钞》 一本书与一所名校及一个诗派
「主题」B04-B05丨“西南联大诗人群”写出了现代汉诗的活力
「文学」B06 | 在“普罗旺斯”寻找人性的真实
「社科」B07丨专访弗朗西斯·福山:疫情会加速全球化浪潮的消退吗?
「艺术」B08 |通过电影去爱:战后二十年法国迷影文化史
整理 | 张进
01
西南联大留下一种探索的精神
本文图片
张同道(编者 ,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西南联大现代诗钞》主要的编者是杜运燮先生 。 当时杜先生已经接近八十岁 , 我们筹划的时候他七十几岁 。 当时我们想的是怎么为这样一批即将离开我们的老诗人留下一些档案 , 一些资料 。 (其中)多数人是杜老当年的同学或者当时西南联大的老师 , 或者上下届的校友 。 所有的策划、联络、编选原则 , 都是杜老(做的) 。 但他年龄比较大了 , 行动不方便 , 所有跑腿的事是我去干的 , 找人、找诗稿 , 找一些剪报 。 当时很多材料一般图书馆都找不到了 , 主要都是(上世纪)40年代在西南联大的东西 , 为此我专门去了一趟昆明 。 当时我们尽了最大的力量 , 但是也没找齐 , 所幸的是 , 我们把当时能找到的这些老诗人(很多人其实已经不在了 , 都是通过家属)找到了 , 把素材搜集起来 。
这本集子对我来讲 , 最大的意义就是逐步恢复历史面貌 , 让我们知道在战火纷飞的40年代 , 在昆明 , 还有这么一批知识分子 , 探索艺术、探索诗歌的美学与中国民族的文化 , 而这些诗歌在历经半个世纪以后 , 从我们当时编辑来看 , 依然是非常有价值的 。
事实上 , 编完到现在也有二十几年了 , 西南联大的诗歌越来越受到重视 , 现在研究的人更多了……大家逐步对西南联大有了更多的了解 。 大家可能注意到 , 最近有一部纪录电影叫《九零后》 , 拍得非常好 , 就是拍的西南联大 , 但是很遗憾 , 拍的时候很多老人已经不在了 。 西南联大留下的这样一种探索的精神 , 这种真诚的表达 , 这种在中西文化之间探讨艺术发展(的努力) , (包括)对中华民族当下的心理所做的非常深入的探讨 , 这些对今天都是有价值的 。
本文图片
纪录片《西南联大》剧照 。 年轻诗人们聚在一起热烈讨论着诗艺 。
02
用诗歌来回应时代经验
- 林黛玉|红楼梦:一张“当票”为何成为林黛玉的隐忧?你看当铺名字叫什么
- 杜中君#星辰变:破天图都在谁手里?杜中君和方阗各有一张,秦羽即将拍卖
- 十七帖@「津门网」王玺、田晓华、黄彦平、管峻、张挥等六名家书法欣赏
- 故乡!张仲景在华夏百位名人榜单上排第15位,他后人都有谁,现在都干啥
- 中国书法$江湖书法家张铁林确实飘了!瞧不上今人王镛,又指点起古人王铎来
- 张颐武$我为什么看不上南怀瑾?不仅因为他的知识荒诞离谱
- 孙二娘&武松抱住孙二娘,并且将她按倒在地,张青为什么不去帮忙?
- |1元纸币上是这两个字母,单张价值1000元,谁能找到?
- 菏泽日报&青未了 | 张喜歌:离乡(外二首)
- 蚤子#张海燕原创随笔|生活,一半诗意一半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