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书评:疼痛不是生活的全部

□谷立立
恐怕很少有人会像露西亚·伯林那样写作 。 在短篇小说集《清洁女工手册》中 , 她把过去的恋人形容为伯克利的垃圾场 , 把人的身体比作洗衣机的观察窗 。 按照小说家莉迪亚·戴维斯的说法 , 这样的故事是“带电的” 。 这意味着 , 只要翻开书 , 让目光在句子与句子之间稍作停留 , 我们就能听见阴阳两种电极相互碰触时迸发出的噼啪声——这是故事与故事的碰撞 , 也是故事与生活的碰撞 。
书评|书评:疼痛不是生活的全部
文章图片

《清洁女工手册》 , (美)露西亚·伯林著 , 王爱燕译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21年12月版 , 69.00元 。
伯林应该感谢生活的赐予 。 正是有了这份天赐的眷顾 , 她的写作生涯与人生经历才能无缝链接、合为一体 。 在68年的人生中 , 伯林从来没有真正停下她的脚步 。 她在阿拉斯加出生 , 最初成长于美国西部的采矿营地 , 长大后跟随母亲一路南迁 , 最终在智利过着衣食无忧的安稳日子 。 同时 , 终其一生 , 她不断更换她的人生角色 , 似乎没有哪一种职业可以挽留住她匆匆的脚步 , 满足她对生活的认知:中学老师、接线员、医生助理、家庭主妇、清洁女工……
这样的人生就像一座富矿 , 撑起了伯林的写作 。 在同名短篇《清洁女工手册》中 , 有一句话道出了她的心声:“清洁女工什么都知道” 。 的确 , 清洁女工什么都知道 , 从生活到写作 , 她会告诉你所有的秘密 。 故事中 , 叙述者“我”是一名清洁女工 , 常常往返于城市的两边 , 见证不同的人与事 , 又与太多不同性格的雇主打过交道 。 于是 , 就像旁观一场永不落幕的街头真人秀 , 她罗列清洁女工的诸般禁忌 , 警告新手千万不要与猫交朋友 , 更不要去心理医生家干活;她细数烟灰缸里的烟头、桌上的那只酒杯、被挪开的保龄球赛奖杯 , 以及三十个谜一样的空酒瓶;她喜欢透过公交车的车窗浏览街上的风景 , 更不忘谈论司机的车技 。
这一次 , 习惯对号入座的读者终于猜对了 。 这位无所不知的清洁女工(以及书中出现的每一个叙述者“我”)都是伯林的化身 。 这意味着 , 没有扎实的生活阅历 , 没有敏锐的视觉神经 , 就不会有《清洁女工手册》的诞生 。 那么 , 这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不妨来看看伯林的故事 。 或许 , 故事会告诉你一切 。 《H. A.莫伊尼汉医生》里 , 叙述者“我”的外公是一名牙医 , 最擅长制作假牙 。 “他的假牙既不打滑 , 也不漏风 , 而且看起来和真牙一模一样 。 他发明了一种秘方 , 能把假牙做成合适的颜色 , 有时甚至会让牙有点缺口或泛黄 , 还带填补痕迹和牙冠” 。
这段话可以用来形容伯林的写作 。 她本该忽略所有的伤痛 , 把眼前流动的生活描绘成一首绚烂的诗 。 但她很清楚 , 生活从来不是一道甜味剂 。 有快乐 , 就有悲伤;有新生 , 就有离别 。 具体到写作 , 如果小说是生活的复制 , 那么作家究竟是应该用美颜相机进行修饰 , 还是照实写出 , 保留生活的原样 , 哪怕她的故事充满难看的划痕、裂纹、斑点、褶皱?答案不言而喻 。 至少 , 伯林不需要刻意掩饰伤痛 , 回避死亡 。 相反 , 只要照着生活的模样 , 一路写下去 , 把所有瑕疵一个不漏地拿过来 , 就有了她的写作 。
《幻痛》一篇 , 一名截肢的病人常常感到来自幻肢的疼痛 。 此时 , 护士告诉他 , “所有的痛都是真的” 。 这句话放在伯林的语境下 , 就有了更深的意涵:所有的疼痛都是真实的 , 所有的疼痛都是生活的赐予 , 然而疼痛远远不是生活的全部 。 小说中 , 叙述者“我”守在病榻边 , 一边照顾记忆衰退的父亲 , 一边看着他沉浸在往事当中 , 恍恍惚惚 , 不知今夕何夕 。 在父亲的意识中 , 他很年轻 , 也很健康 , 走过太多地方 , 见过太多人物 , 做过太多荒唐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