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舞出青春中国梦
【|国家一级演员、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员华宵一:跳舞的一刻是刹那也是永恒】作者 | 《中华儿女》采访人员 王海珍
编辑 | 王碧清
本文图片
华宵一
华宵一年少成名 , 2009年第九届“桃李杯”舞蹈比赛中 , 以作品《罗敷行》获得中国古典舞A级少年甲组(女子)一等奖 。 那一年 , 她十七岁 。 2012年“桃李杯”大赛 , 她以一支《点绛唇》 , 再次惊艳全场 , 蝉联“桃李杯”大赛一等奖 。 其后 , 她在第七届全国电视舞蹈大赛中获古典舞最佳演员奖 。 她的《罗敷行》和《点绛唇》是国内古典舞领域经典中的经典 , 被后续无数舞蹈爱好者学习 , 甚至成为范本 , 是古典舞学生必修课 。
2017年 , 她担当主演和制作人的《一刻》舞剧 , 开启全球巡演 , 在北京保利剧院首演 , 至今已经走过多个城市 。 随着她参加湖南卫视《舞蹈风暴》第二季 , 与歌手、演员、音乐制作人张艺兴一起录制《冬梦之约》、综艺节目《天赐的声音》 , 与音乐人胡彦斌合作《对月》 , 参加B站、河南卫视《舞千年》舞蹈节目录制等 , 她的名字被越来越多人知晓 。
“有时候 , 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 。 因为在人生这条漫长又曲折的路上 , 舞蹈能和我不离不弃、形影不离 。 小时候 , 它是我的爱好;长大后 , 它是我的看家本领;现在 , 它是我的职业 , 融入我的生活 , 是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现就职于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的华宵一如是说 , “起舞时 , 所有人看着你、倾听你、举起手电筒照耀你时 , 你会觉得 , 作为一个舞者 , 幸福而又值得” 。
舞蹈是与外界交流的方式
现在的华宵一想象不出 , 如果不跳舞 , 她还会去做什么 。 对于她来说 , 舞蹈如此重要 , 没有它 , 怎么可以?舞蹈已经融入她生命每一刻 。
华宵一的舞蹈之路 , 始于父亲 。 父亲对舞蹈有着炽烈的爱 , 爱到要让自己的孩子也承继他对舞蹈的爱 。 大凡父辈未竟的梦想交接到下一代 , 常常会有相对叛逆的结局 , 有人逃遁 , 另谋他路;有人走到中途 , 不堪重负 , 怨怼丛生 。 但华宵一和父亲却携手在舞台上 , 一直走下去——六岁时 , 华宵一在父亲引领下 , 开启学舞生涯;十一岁 , 她考上北京舞蹈学院附中 , 父亲陪伴着她;现在 , 她在《一刻》起舞 , 父亲与她同台 。 华宵一是幸运的 , 有父亲一直的支持和陪伴;父亲也是幸运的 , 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女儿 , 和他一起将梦想照进生命 , 在舞台上挥洒极致的美与热爱 。
华宵一不太爱讲自己勤学苦练的事 , 以及练功受伤 。 她更喜欢分享触觉、感受 , 那些感性的瞬间、触碰心底柔软的时刻 。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 , 去老师家学舞 , 都是爸爸带我去 。 到老师家 , 要走一个斜坡 , 这个斜坡挺长 , 父亲就背着我 , 我趴在他后背 , 能听到他的呼吸 。 ”华宵一脑海里常常回荡这样的画面 。 这仿佛是父亲与她在舞蹈这条路上的隐喻 , 路并不那么容易走 , 要坚持 , 虽然会很累 , 但终会抵达 。
华宵一十七岁获得全国大奖 , 奠定在古典舞界的地位 , 其后持续多年巅峰状态 , 很多人都说她是天生的舞者 。 她对这样的说法只是笑笑 , “我小时候学舞蹈 , 身体条件不能说是最好的 。 也遇到过挫折 , 考北京舞蹈学院附中 , 第一年没考上 , 第二年才考上” 。 坚持的背后 , 是深深的喜爱;成功的背后 , 是更多耐力、更加坚持 。
- 制造业|为什么发达国家制造业不行了,不香了?
- 茅龙|传播两项国家非遗文化 茅龙笔下的陈皮文化小品画展在江门举办
- 配音演员|中国配音演员现在都成为快餐行业?央视曝光0元配音速成班骗局
- 文物|文物界顶级专家,三次在古玩市场出手,为国家挽回三件无价之宝
- 国家|一首MV集合这么多温暖的面孔:再唱学雷锋
- 旧石器时代|国家文物局通报旧石器时代遗址重要考古发现
- 陈章圆|给国家上交40斤黄金,竟意外找到国之瑰宝,自己却因此背井离乡
- 潘玉珍|贵州大山里这位老奶奶 走过十几个国家T台
- 国企|大学生迎来好消息,2022年国家电网招聘4.3万人,年薪均十万起
- 汨罗|这三位“王牌演员”一出手,就是一部大爆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