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耷|鉴赏|八大山人:书画双修

朱耷|鉴赏|八大山人:书画双修
本文图片

朱耷 兰花
八大山人原为明朝王孙 , 明灭亡后 , 国毁家亡 , 心情悲愤 ,落发为僧 , 以明朝遗民自居 , 不肯与清廷合作 。 他的作品往往以象征手法抒写心意 , 笔墨特点以放任恣纵见长 , 苍劲圆秀 , 清逸横生 , 对后世影响极大 。
朱耷|鉴赏|八大山人:书画双修
本文图片

清 八大山人 竹石鸳鸯
八大山人不是单纯的书法家 , 而是一位书画兼长的艺术家 , 他的绘画对后世的影响更大一些 , 只有少数人(如黄宾虹) 才认识到八大山人书法高于他的绘画 。 从书法史上看 , 八大山人的书法是画家书法的杰出代表;从绘画史上看 , 八大山人是精通书法的一代画家 。 由于他既精通书法 , 又精通绘画 , 分别在书、画两个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 更为可贵的是 , 他将书法和绘画两个系统相互渗透、相互联系 , 既能以书入画 , 又能以画入书 , 使其书法充满了画意 , 绘画增强了书写的意味 。
朱耷|鉴赏|八大山人:书画双修
本文图片

清 八大山人 仿倪山水
以书入画
后人对八大山人艺术风格的转变看法不尽一致 , 对其书法和绘画风格发生变化的具体年代也看法不一 , 但均认为其书风和画风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 。 如果我们将其书法和绘画风格演进的两个系统联系在一起考察 , 就会发现两个系统是双轨并进的 。 八大山人在书法上有着吸纳探索、突破开创和成熟完善三个阶段 , 他的绘画也同样有着这样的三个阶段 , 且在时间上几乎是同时的 。 34岁所绘《传綮写生册》中的书法以临摹前人为主 , 《传綮写生册》中画西瓜、芋、芙蓉、菊花、蕉石、石榴、水仙、白菜、墨花、梅花、玲珑石、古松 , 也属于习作 , 明显模仿明代画家周之冕和徐渭 。
再如其焚浮屠服前后的书法追求爽劲瘦硬、狂放不羁 , 突然夸张某些字的结构形成鲜明对比 , 此时的绘画亦以夸张变形、造型奇古为特点 。 如57岁画《古梅图》时 , 正是在书法上临习黄庭坚体和探索狂草的阶段 。
朱耷|鉴赏|八大山人:书画双修
本文图片

清 八大山人 松鹿图
八大还俗前和还俗后有两个花卉册传世 。 还俗前的《花卉册》(上海博物馆藏)用笔单薄、用墨较淡、构图匀称;而还俗后的花卉册《个山人屋花卉册》(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美术馆藏) 用笔苍辣 , 墨的浓淡对比加大 , 构图奇险 。 这也与书法风格的变化有关 , 还俗前画《花卉册》时 , 书法还是淡秀的董体;还俗后画《个山人屋花卉册》时 , 书法则是奇拗的黄庭坚体和狂放不羁的狂草了 。
朱耷|鉴赏|八大山人:书画双修
本文图片

清 八大山人 黄雀图
明显标志其书风、画风转变的是作于59岁(1684)的《个山杂画册》 。 画幅虽小 , 然气力弥满 。 此作书法与绘画对题 , 在空间上各占一半 。 书法为草体 , 特点是某些字骤然放大;画的是花鸟 , 造型夸张 , 特别是兔的眼睛 , 近似方形 , 圆眼睛用近似方形的手法表现 , 证明了画法的夸张和构图的奇特 。
风格的变化是和创作主体的心理因素密切相关的 。 末路王孙的特定身世 , 地破天惊的社会变化 , 遁入佛门又走出佛门的人生轨迹 , 八大山人的经历是特殊的 , 对生活的体验是深刻的 , 遭受的心理创伤是巨大的 。 八大山人是遗民画家 , 但又不是一般的遗民画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