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济川|始建于元代!它才是中轴线上最早的“天桥”( 二 )


广寒殿始于金代 , 元世祖至元初年重修 , 因地处海子之南 , 金碧辉煌 , 触目可及 , 故许有壬在词中感叹“天上广寒宫阙近 , 金晃朗 , 翠岧峣” 。 可见许有壬所说的“天桥” , 显然就在大都城北的海子附近 , 与清代位于正阳门以南的天桥毫不相干 。
事实上 , 许有壬所说这座北京史上最早的元代“天桥” , 就是今古都中轴线上赫赫有名的万宁桥 , 亦名海子桥 。
方济川|始建于元代!它才是中轴线上最早的“天桥”
本文图片

清代《日下旧闻考》引元代《析津志》有记:“万宁桥 , 在元(玄)武池东 , 名澄清闸 , 至元中建 , 在海子东 。 至元后复用石重修 , 虽更名万宁 , 人惟以海子桥名之 。 ”海子桥又称越桥、月桥 , 俗称三座桥 , 明代以后还有北安桥、地安桥、后门桥等称呼 。 元礼部尚书马祖常所作《海子桥》诗称“南望蓬莱观 , 行人隔苑墙” , 又谓“宫树飘秋叶 , 江船认石梁” 。 明初状元曾棨也作有以“海子桥”为名的诗歌 , 略谓:“鲸海遥通一水长 , 沧波深处石为梁 。 平铺碧甃连驰道 , 倒泻银河入苑墙 。 晴绿乍添垂柳色 , 春流时泛落花香 。 微茫迥隔蓬莱岛 , 不放飞尘入建章 。 ”建章宫为汉武帝刘彻修建的皇家宫苑 , 这里借指元代繁华的宫廷建筑 , 形象地再现了元明海子桥别具一格的历史变迁与人文风景 。
海子桥为何誉称“天桥”
许有壬之所以将元代海子桥誉称为“天桥” , 或与清代城南“天桥”之得名相近 , 首先在于此桥为元代帝王往来两都必经的“天子之桥” 。 元世祖统一中原后 , 设上都、大都南北两都 , 并实行两都巡幸制度 。 每年二、三月草长莺飞之际 , 元帝率领宗王贵族、文武百官 , 浩浩荡荡从大都出发 , 到塞北上都(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境内)驻夏 , 处理政务 。 八、九月秋冷草黄时节 , 再从上都返回大都过冬 。 而每年春季元帝自大都北上 , 出宫最先经过的地方便是海子桥 。 秋季从上都南返 , 海子桥则成为其入宫前的最后一站 。
西山泉水汇入城北积水潭后 , 江南船只可以直接驶入大都城 。 元世祖御驾途经海子桥时高兴地为“通惠河”赐名 , 以寄托“通畅南北、惠济天下”之旨 。 这座横跨河道南北的“天子之桥” , 也由此见证了北京运河史上最为辉煌的一幕 。
方济川|始建于元代!它才是中轴线上最早的“天桥”
本文图片

其二 , 则是用来形容其桥面高峻 , 似“天上之桥” 。 元代海子桥为京杭大运河千里北上的终点所在 , 地处通惠河连接积水潭的关键位置 。 其时运河新通 , 千帆云集 , 竟日不息 。 海子桥西侧的澄清闸 , 成为控制运河水量、保证漕运畅通的关键设施 。 元人有诗描写澄清闸换闸之艰难:“六丁竭力用工夫 , 不用长虹枕海隅 。 石齿冷涵云迹润 , 树头寒挂月轮孤 。 ”海子桥初为木桥 , 后来才改为石桥 。 由于桥下漕船往来频繁 , 桥梁距离水面自当留出相当高度 。 尤其是澄清上闸关闭、下闸开启时 , 运河水位下降 , 海子桥之高峻 , 更加引人注目 。
到元代中后期 , 由于受水量限制 , 进入积水潭的漕船越来越少 。 《析津志》称为“盖江南直沽海道来自通州者 , 多于(齐化门)城外居止 , 趋之者如归” 。 尤其是明初将北城墙南移至德胜门、安定门一线 , 永乐年间又将原通惠河部分河道圈入皇城 , 千里漕运的终点码头便转移到城外大通桥、通州、张家湾沿线 。 元代繁华一时的城北积水潭 , 此后逐渐衰落 。 元朝灭亡以后 , 两都巡幸制度自然终止 。 因而明清时期的万宁桥 , 虽不失为城北胜迹 , 但屡经修葺后 , 不再拥有昔日“天子之桥”“天上之桥”的亮丽风采 。 元大都北城一代“天桥”的盛名 , 随之湮灭 。 这或也是清代“天桥”兴起后 , 时人将二者混为一谈的重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