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比较的囚徒:人们为何一边反“内卷”,一边忍不住比较

社会|比较的囚徒:人们为何一边反“内卷”,一边忍不住比较
文章图片

人们普遍觉得他人比自己更在乎“内卷”、更容易做社会比较 。
——————————
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刻:尽管人生目标未必是“要比别人好” , 却总逃不脱比较的“牢笼”——
上学时和同学比成绩 , 前方常常有个追不上的“别人家孩子”;工作后与同伴聚会 , 话题永远离不开薪资水平和感情状态;假期打开朋友圈 , 别人的生活总是比自己的精彩 , 还能先晒出冰墩墩手办……
有人的地方就有社会比较 。 人们时而与更优秀的人比 , 时而与不如自己的人比;有人执着于要胜过对方 , 有人笃定“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 这让人不禁好奇 , 人们为什么会比较?比较有何作用?它会让我们更快乐还是更痛苦?在日益加速的当代社会 , 为何人们既“反内卷” , 又忍不住将自己置入比较的洪流?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陆静怡在心理学新作《比较的囚徒》中写道 , 在当代社会 , 比较似乎成为认识自我的一面镜子 , 是定义优劣的“相对论” 。 正是这套相对论 , 在每个人心中激发出情绪的千层浪 , 许多酸甜苦辣、爱恨情仇皆因“比”而生 , 甚至让人陷入困境与牢笼 。
内卷、鸡娃……现代人比过去更爱比较吗
银行职员陈琳是位初二学生的妈妈 , 孩子即将到来的中考压力 , 让向来崇尚“自主学习”的陈琳有些紧张和担心 。 “当孩子说周围同学几乎都在上补习班而自己没上时 , 我一度怀疑自己不打算给孩子补课的决定是否正确 。 ”陈琳感慨 , 自己的中学时代几乎是在放养中度过 , 当下的孩子却被不存在的“起跑线”裹挟 , 在父母催促中停不下往前奔走和相互比较的步伐 。
鸡娃、内卷……近两年 , 人们用许多新词描述焦虑与紧张渐浓的社会环境 。 最初对学习和事业怀揣热情的人们 , 在比较与竞争中逐渐迷失 , “把别人比下去”成为努力的目标 。 相比于过去的“岁月静好” , 当下的人们比过去更重视比较 。
1954年 , 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正式提出了社会比较理论 。 该理论指出 , 人类都希望能够准确认识自己 , 这种内在的驱动力 , 推动我们评价自己的观点和能力 。 当人们对观点和能力的评判缺乏绝对标准时 , 寻找一个相对标准进行社会比较 , 便成为一种“与生俱来”的本能 。
“比较式思维是人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 。 有研究者发现 , 5岁的孩子就已学会了社会比较 。 ”陆静怡说 , 比较式思维具有普遍性 , 在不同年代、不同年龄的人群中都存在 , 并没有研究证明代际之间存在差异 。 “每一代都会比较 , 都会‘卷’ , 只不过不同代际的人 , 比的内容和形式不一样 。 ”
譬如 , 40年前很多人家里没有电视机和自行车 , 一旦有一家人买了彩电、自行车以后 , 炫耀和比较便会在街坊邻里之间潜滋暗长 。 “现在已经没有人炫耀自行车、电视机了 , 但仍然有别的方面的比较 。 ”陆静怡调侃 , “毕业五年比自己 , 毕业十年比家庭 , 毕业二十年比孩子 。 ”
为何大家觉得现代人越来越爱“比”?陆静怡认为 , 这或许与当下信息传播分享途径的丰富和快捷有关 。
以往受限于技术发展 , 人们只和附近小圈子中的人暗暗较劲 , 没有这么多机会及时迅速地了解、反馈与传播个人信息 , 大家不知道你在“比” 。 随着社交媒体的逐渐丰富 , 我们比较的距离与对象都发生了变化 。 朋友圈、微博、短视频……认识或不认识的人、群体内外的生活 , 都成为我们比较的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