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晴|西域胡语文献研究获得新进展——段晴教授及其团队的贡献( 七 )


BH1-17是一位唐军官健名吕珎者用胡语写给杰谢胡人首领悉略(思略)、勃延仰、梅捺、阿童等人的牒 , 是为了催征当地胡人百姓交纳差科钱、驮脚钱以及其他钱、物等 , 又据文书中kva khaihvū“郭开府”为781年任四镇节度使郭昕的比定 , 而判断此牒文大概写于782年前后 。 段晴的解读论文为《吕珎胡书——对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西域文书BH1-17于阗语文书的释读》 。
BH4-135是一件收支计帐文书 , 内容丰富 , 有土地、酒、丝绸的支出记录 , 有用毡毯交换物品的记录 , 有用铜钱购买生活用品、谷物、酒、织物等 , 还有乡长老、法师友贤等在媲摩收税钱的记录 。 段晴联系密切关联的BH4-136 , 一个带有封泥的长纸条 , 上面有一行粟特语 , 提到商队首领萨保 , 对BH4-135做了详细考释 , 认为这件计帐文书 , 很可能是粟特商队在于阗落脚后 , 拜托当地寺院的法师帮忙购买土地和各种用品 , 所以她的文章名为《粟特商队到于阗——BH4-135之于阗文书的解读》(2016) 。
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所藏于阗语世俗文书 , 段晴在《新疆博物馆新获文书研究》中发表《萨波Vaisa之牒所隐括的社会变迁》 , 其中整理的一件纸本文书是萨波Vaisa的一道指令 , 要求拔伽之地的人交纳税钱 。 在拉丁转写和汉语译文之后 , 作者又结合已出文书 , 详细探讨了于阗文书的格式 , 所涉及的人名、地名 , 从“部人”的含义 , 讨论到于阗从唐朝治下到吐蕃统治的转变 , 而本文书则是吐蕃统治初期所写 。 另外 , 段晴、郭金龙《于阗语世俗文书残片》刊布其他比较碎的世俗文书 , 整理方式相同 。 最后是张湛对一件《残余的粟特语书信》的转写和翻译 。
此外 , 段晴团队已经开始对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藏于阗语文书进行研究 , 这些文书有些与国图藏卷有密切关系 。 段晴、李建强《钱与帛——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藏三件于阗语—汉语双语文书解析》一文解读了一件双语的欠钱名簿;范晶晶《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藏一件于阗语文书》一文刊布了守官瑟尼洛牒文;段晴最近发表《中国人民大学藏于阗语文书的学术价值》对这批文书作了定位 。
段晴在前人基础上 , 根据新材料 , 对一些于阗语难解词汇做了新解说 , 对于新出现的词汇做了解读 , 在于阗语言方面引领了当前国际于阗语研究的风尚 。 这些世俗文书涉及于阗历史的许多方面 , 包括王统世袭、社会组织、契约关系、税收制度、居民构成、农业种植 , 等等 , 为相关问题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资料 。
(作者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会长)
编辑:刘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