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下篇】专访|程永新:有思想的写作者还是太少了( 五 )


还有谁呢 , 吴洪森 , 也是个热心人 。 他很赏识格非 , 拿了一篇格非的小说到《上海文学》 , 结果《上海文学》没用 , 他又找到我 , 叫我无论如何得看看 。 当时格非是用圆珠笔写在稿纸上的 , 字很好 , 但是那个纸有点旧了 , 看着不太干净的样子 , 我第一印象就比较勉强 。 吴洪森就说 , 你相信我 , 一定要看 , 我就在他一次次的催促下读了小说 , 读完了非常兴奋 。 当然我说还是要修改一下 , 比如文字的语气不要太拉美化 , 要平实一点 , 格非特别聪明 , 拿回去一星期就改好了 , 特别好 。 发出来后我们都很兴奋 , 那是他在《收获》发的第一篇 , 《迷舟》 , 文字艺术感特别好 。
当然 , 当时能这样也是因为一个际遇 , 就是我们的老主编萧岱特别信任我 。 有的小说 , 我估计他也未必真喜欢 , 但我说好 , 他就发了 , 不像现在要三审 。 我记得徐晓鹤有个短篇小说叫《院长和他的疯子们》 , 写精神病院里面的院长与一群疯子 , 写得很荒诞 。 当时一看这个小说的气质跟其他小说完全不同 , 他们《上海文学》一个编辑拿来给我看 , 我就说这篇我要了 , 那个编辑后来后悔都不得了 , 我说你自己说给我的 , 不可以收回去了 。 最后《院长和他的疯子们》在《收获》发了 , 全国影响非常大 。 老萧岱真是个包容的人 , 其实《收获》一直有着包容的传统 , 老巴金也很包容 , 当大家都在批张贤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 他专门读了一下 , 说写得有点“黄”但是确实好 , 也发出来了 。 可以说 , 包容是我们的传统 。
下篇|【下篇】专访|程永新:有思想的写作者还是太少了
文章图片

九十年代程永新与格非(左)在华师大 。
下篇|【下篇】专访|程永新:有思想的写作者还是太少了
文章图片

在西藏 , 程永新(中)与格非夫妇及两个驴友 。
澎湃新闻:那时候你和余华、苏童、格非、马原他们也经常在一起谈小说 , 马原还拍过视频 , 这样的画面在今天都比较少见了 。 年轻的写作者会聚在一起 , 但未必会谈小说 , 可是你们那会聊天好像就是爱聊小说 , 对吧?
程永新:是 , 那个时候确实比较虔诚、比较执着 , 确实是用青春年华最好的时光去追求真正的小说 , 当初的气氛跟现在真有点不一样 。 我们今天还会因为稿子和作者交流 , 就小说细节跟作者一遍遍地沟通 。 有的写作者 , 比如尹学芸 , 她最初发《收获》时不说改了六七次 , 三四次是肯定的 , 现在还是 。 我们上次发了她一个中篇 , 没改 , 她还说反而不习惯了 。 她是一个很有修改能力的作家 , 不要小看改 , 有的人直接排斥 , 有的人不会改 。 但像尹学芸、孙频 , 这两年比较好的写作者都有一个特点 , 就是有修改能力 , 你只要跟她们稍微点一点 , 马上就领悟了 。 阅读是领悟 , 写作也是领悟 , 领悟力的高下也是很明显的 。
澎湃新闻:好作者和好编辑是相辅相成 , 相互成就的 。 最后想问一个问题 , 你怎么看待我们中国小说的未来?
程永新:我的期望值还是比较高的 , 中国有这样丰富的现实 , 还有中国人有这样细腻的情感 , 未来应该要有比现在更好的作品出现 。 这个期待值要有 , 要不我们干这一行当 , 无论是编辑也好作家也好 , 没有一种期待就会很失落 。 但是也必须要说 , 中国现代社会里的思想家太少了 , 或者说像鲁迅这样有思想的写作者太少了 。 如果从世界意义上去比较 , 真正可以称得上哲学家、思想家的 , 中国几乎没有 , 这就是我们的文学作品还不够深刻的重大原因 。 我们原来的儒家、道家也有传统 , 但是“五四”以后没有了 , 我们现在没有了哲学传统 ,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 , 其实要出很深刻的作品是蛮难的 。 所以我个人一方面是抱有巨大的热忱 , 巨大的期待 , 但是另一方面 , 也要看到我们思想领域的局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