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银|刘先银经典点说《道德经》《易经》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 四 )


第三个专指变化之道 , 也叫作“神” 。 首先将“神”字解为变化的意思不是《十翼》 , 而是西方人重视的《孙子兵法》 , 当中首先提到变化叫作“神” 。 可能因为它所说在先 , 《系辞传》就继承了这个意思 , 再向上提升 。 《孙子兵法》只不过是说运兵变化莫测 , 打胜仗的这种变化就叫作‘‘神” 。 它是指战争 , 只是低级的说法 。 《系辞传》将它提升到天地之变化是神 , 因此阴阳的变化就叫作“神” 。 例如“阴阳不测之谓神” , 阴阳不测 , 我们就叫作“神” 。 “神也者 , 妙万物而为言也 。 ”“知变化之道者 , 其知神之所为乎?”知道变化之道 , 就知道什么叫作“神”了 。 这些都是《说卦传》和《系辞传》中的文字 。 因此神是指阴阳变化 , 尤其在《系辞传》中 , 当我们看见“神”字时 , 应先想它就是指变化之道 , 很多时候都是正确的 。 上文“天生神物”指“神鬼”的“神”只是例外 。 “神而明之”中“神”的意思也比较少用 。
退一步 , 高级的阴阳天地变化降到最低是什么?那就是蓍草的变化 。 因为当我们用五十根蓍草 , 经过各种运算过程后 , 最后究竟会得出九、八、七、六的哪一个结果 , 是没有人能够预先知道的 , 它是偶然的 。 因此说“蓍之德圆而神”的数理观与哲学内涵 , 卦之德方以智 。 ”蓍的性质好像圆形的物件到处滚动 。 它是不稳定、随处转动的 , 它的性质是神 。 “神”字就是指蓍草的六、七、八、九变化不定的数据 。 这种解释偶然会用到 , 例如“神无方而《易》无体” , 勉强亦可作为一例 。
通过上述 , 可知神的意义共有四种说法 。 而传统的鬼神的意思最少用 。 《易》原为卜筮之书 , 但其蕴涵的朴素辩证思想 , 经过孔子的科学诠释和哲学阐发 , 将其内涵提升到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 , 使之由卜筮之书提升为哲理之书 , 其思想价值、文化价值和理论学术价值都得到了空前的升华 。 虽然不像道家般彻底、完全否定鬼神的存在 , 但很早已经将鬼神的观念提升到哲学的观念 。
“故神无方” , “方”就是方向、趋向 。 蓍草如果有一定的方向 , 每次是九是六就可预测 , 如最堕落的赌博 , 预知大小 , 买大得大 , 买小得小 , 那就是有方向 , 但蓍草不是 。 蓍草得出六、七、八、九之前 , 无人可知结果 , 这就是“无方” 。 如果提升到阴阳的层次 , 阳变阴、阴变阳 , 当你说它是阳时 , 它已变为阴 , 当说它是阴时 , 它已变了阳 。 但也有可能你说它变为阴时 , 它不变依然是阳等 。 此外 , 阳中蕴含着阴 , 阴中蕴含着阳 。 它是阳时可作阴用 , 阴时可作阳用 。 你根本无法找到一个方向 。 宇宙事物的变幻 , 虽然有永恒的规律 , 但慷得的人才可看到 , 不懂的人看去觉得好像万花筒一样 , 变化万千 , 以致目迷五色而不知所从 。 故说宇宙的变化、阴阳的变化是神 。 而番草的变化,也是没有一定的方句和趋向让人容易知道的 , 所以也是“阴阳不测之谓神”!
“而易无体” , “易”就是天地的变化 , 也就是暗寓天地的规律于其中的《易经》一书 , 在《易经》这本书中的六十四卦 , 亦是没有一定的形体的 。 占筮shi【蓍shi草】得到乾卦 , 但是初爻变 , 于是初爻变阴爻 , 就变成了姤卦 , 只是风来风去,吹动万物,使万物有聚有散 , 一切都只是暂时的 。 短暂的相遇 , 又匆匆离开 , 缘来缘去 , 这就是“姤”卦的含义 。 二爻变就是同人卦等等 。 结果乾卦就可变成其他的六十三卦 。 六爻尽变就是坤卦 。 当你占到是乾卦时 , 跟着就变为姤卦、同人卦或坤卦等都是可能的 , 姤卦的卦辞是:“姤 , 遇也 , 柔遇刚也 。 所以《周易》书中的卦没有固定的形体 。 此外 , 每卦有六爻 , 虽然初、二、三、四、五、上有确定的位置和阴阳、贵贱 。 但这六位 , 可以是阴爻 , 亦可以是阳爻 , 所以只是虚位 。 何况阳爻会变阴爻 , 阴爻会变阳爻 , 所以爻亦是没有固定之体 。 再次 , 卦象亦无定体 , 例如乾卦卦象 , 可以是天、阑、君、父、玉、金、冰、良马、木果等 , 随变所适 , 亦没有固定之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