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中的学术概念逐渐进入日常生活 , 早已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 , 比如最近两年的“内卷” , 又比如“祛魅”——尽管在日常语境的使用中 , 这些词语经常都和原意有着较大的出入 。
作为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提出的重要概念 , “祛魅”原本用于形容人们不断把宗教世界观及伦理中带有巫术、迷信性质的知识和伦理从生活实践中去除的过程 。 世界的祛魅 , 也是马克斯·韦伯对现代化进程作出的重要判断 。
在迈入“现代”的过程中 , “祛魅”过程在不同的国家都有其表现 。 在历史学者张洪彬看来 , 中国的这一过程尤其明显地体现在晚清时期 。 在一系列外部冲击 , 尤其是在基督教传教士传播的科学知识的影响下 , 中国人对自然现象的传统认知模式逐渐松动乃至颠覆 , 曾经带有宗教色彩的信仰被科学化的认识取代 。 我们就此采访了张洪彬 , 围绕他的新著《祛魅》 , 共同聊一聊中国思想“祛魅”过程中的天人感应、近代科学与晚清宇宙观念的嬗变 。
采写|刘亚光
晚清时期 , 在外来思想的冲击之下 , 中国人看待自然的观念都面临巨大的转折 。 在《祛魅》中 , 张洪彬全面梳理了这一时期人们思想中具体有关彗星、求雨、地震、风水、灵魂、疾病等多个观念的转变过程 。 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 , 宇宙观的背后 , 往往联系着价值观和政治伦理 。
比如书中提到的一个人们比较熟知的例子 , 中国传统主流的一种看待灵魂的观念是“气化灵魂观” , 即将灵魂理解为一种“气”的凝聚 。 这种观念并未否定人死后作为气的灵魂有消散的可能 , 这乍看之下仅仅是一种对自然的迷信式理解 , 但却有重要的伦理后果——如果灵魂会消散 , 那么“人死如灯灭” , “来世”的缺席否定了死后生命的长期存在 , 进而影响到祖宗祭拜、丧葬礼仪乃至孝道的维系 。 这也成为气化灵魂观始终需要处理的难题 。 从这个意义上讲 , “祛魅”的意义并不仅仅是人们看待自然的方式变了 , 而是“天变 , 道亦变” 。
本文图片
《祛魅》 , 张洪彬著 ,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1年12月 。
在中国思想观念的“祛魅”过程中 , 韦廉臣、合信等基督教传教士对西方科学知识的传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 不过 , 传教士们传播科学知识的终极诉求 , 也是传播知识背后的自然神学观念 。 西方的自然神学自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发端 , 经历了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加尔文等众多思想家的完善 , 18世纪-19世纪的威廉·佩里等人更是为其发展出了较为人所熟知的框架 。 自然神学主张万物为上帝所造 , 同时也各有目的 。 它承认宇宙运转符合上帝的意旨 , 而这种意旨也体现在自然科学理性之中 。 因此 , 自然神学也被看作是基督教用以调和科学与宗教关系的重要尝试 。
然而 , 晚清时期的中国人即使能接纳西方的科学知识 , 对于这套自然神学却是很难认同 。 自然神学所代表的宇宙观是一种机械的宇宙观——认为宇宙间的万物都如上帝创设的钟表内部的复杂组件 , 各有目的 , 以极为精妙的方式相互配合运行 。 这与“祛魅”前的中国人看待宇宙的态度迥然不同 。 张洪彬认为 , 中国传统思想有着明显的“多神论”与“泛神论”特征 , 这与机械宇宙观中存在的上帝这唯一的“人格神”设定相抵牾 , 此外 , 当时中国人的宇宙观基本是一种“有机宇宙观” , 即认为“天”的运行自有其内在的动力和规律 , 无需另假借超越于天的一个神圣存在 。
- 天演论|专访|张洪彬:晚清时期的“祛魅”,传统中国社会的“梦醒时分”
- |陕西西安少陵原发现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十六国时期高等级墓葬
- 传统|专访|张洪彬:晚清时期的“祛魅”,传统中国社会的“梦醒时分”
- 圆明园|法国人拍晚清照:未损毁的圆明园,妆容辣眼的格格
- 铜版画|铜版画中的晚清,欧洲人眼中的“想象与真实”
- 欧洲|铜版画中的晚清,欧洲人眼中的“想象与真实”
- 小叶紫檀|晚清 小叶紫檀双耳香炉
- |山西发现一处夏时期文化遗存
- 青铜器|中国青铜极品“子乍弄鸟尊”,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大墓为何流失海外
-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稷山东渠遗址新发现夏时期东下冯文化遗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