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社火映红故乡的脸庞

文/祁亚平(甘肃)
我的家乡镇原县地处黄河中游的陇东黄土高原 , 我出生在一个叫阳面山的小村庄里 , 在我的记忆里 , 我实在想不到 , 除了家乡的社火外还能有什么活动 , 能让处于黄土高原的老百姓如此的激情澎湃 。 家乡的父老乡亲祖祖辈辈早已习惯面朝黄土背朝天 , 也许你会认为他们的激情早已被掩埋在深厚的黄土地中 , 也许你会认为日出而作 , 日落而息的生活让他们早已忘记了生活的乐趣 , 但是当你看到我们家乡的社火表演时 , 你会由衷地赞叹:黄土高坡所孕育出的蓬勃的力量有火一样的激情 , 这才是对当今美好生活真正的礼赞啊!
|青未了|社火映红故乡的脸庞
本文图片

社火 , 作为最古老的风俗 , 在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历史 , 它来源于古时候人们对土地与火种的崇拜 , 是远古时期巫术和图腾崇拜的产物 , 是古时候人们用来祭祀拜神进行的宗教活动 。 社为土地之神;火 , 即火祖 , 是传说中的火神 。 能驱邪避难 。 崇拜社神 , 歌舞祭祀 , 意在祈求风调雨顺 , 五谷丰登 , 国泰民安 , 万事如意 。
社火作为农村过年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 , 每逢腊月就开始排练 , 来年过完正月十五便正式“出窝” 。 社火出窝后就每天活跃在各个村落 , 上庙敬神 , 逢集汇演 , 碰上老人和孩子就送上美好的祝福 。 社火表演样目繁多 , 花样百出 。 有高台、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等等表演形式 。 每年腊月开始 , 社火头把各种不同爱好的人组织起来 , 设队长 , 队员等 , 把一些具有号召力和有威望的人设为每个队的牵头人 , 各人领导自己的队伍 , 遇到突发事件会及时妥善处理 。 社火队大多会忙到正月二十三那天 , 才正式结束 。 社火结束这一天 , 要举行隆重的“烧社火”仪式 。 这天一大早 , 社火队里每个成员都得早早集合 , 由社火头将大家领着来到十字路口 , 点燃黄表 , 跪在当路 , 跪拜磕头 , 鸣锣打鼓 , 祭拜焚香 , 完成最后的仪式 , 这一年的闹社火便结束了 。
每个社火队里都有一个能说会道的春官 , 春官一般都是身穿黑色长衫 , 头戴圆顶礼帽 , 再配上一副黑墨眼镜 , 手里握一束灰白相间的野鸡翎子 , 神气十足地走在队伍中间 。 社火队里的春官就是整台社火的“门面” , 看人家社火办得好不好 , 首先就看春官会说不会说 。 春官要遇到什么说什么 , 看见什么夸什么 , 这需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和敏捷的思维能力 。 春官一般说得都是一些通俗易懂的打油诗 , 比如进了农户的灶房时要说“上天言好事 , 下界降吉祥” , 主人听后高兴了 , 就把糖果和烟酒分发给社火队 。 社火队走在路上 , 遇见“过关”的孩子 , 春官就更有说头了:“此子一看就不凡 , 头又大来脸又圆 , 一看就是个当官的娃”!一般拦路“过关”的孩子 , 都是由父母陪着 , 给孩子头上绑上三封黄表 , 再绑上十块八块零钱 , 春官说完 , 就把钱收走 。 如果这个孩子是体弱多病的 , 孩子父母会事先告诉春官 , 春官则会临场发挥 , 一般会说:“保佑保佑真保佑 , 保佑娃娃百病消 , 一年四季都平安 , 都平安”!春官说一句就挥一下手里的野鸡翎子 , 锣鼓家什跟着敲一遍:“咚 , 咚 , 咚咚咚” , 一般都是这样的节奏 。 锣鼓一响 , 整个社火队的热情都高涨起来 , 四邻八舍的乡亲也会越聚越多 。 过完关的孩子被父母抱着站在一旁 , 将手里的糖果袋子打开 , 把糖果分散给秧歌队里的孩子们 , 扭秧歌的小孩们便高兴地拍起手来 , 扭起秧歌就更有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