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五代 黄居寀《梨花春燕图》
清明时节 , 虽说花信是“一候桐花 , 二候麦花 , 三候柳花” , 然梅李桃杏等花事不断 , 各色春花开过了一茬又一茬 。 这时候 , 开得最旺的则是梨花 。 如果到了梨园 , 必定是一片洁白如雪 。 虽说梨花初开 , 从二十四番花信风中来看 , 是在春分时节 , 但梨花盛开正值寒食清明前后 , 所以梨花又叫“寒食之花”、“清明之花” 。 梨花白而清 , 恰应对寒食、清明的文化内涵 , 不由地想起晏殊的《破阵子》:“燕子来时新社 , 梨花落后清明 。 池上碧苔三四点 , 叶底黄鹂一两声 , 日长飞絮轻 。 ”在柳枝如烟 , 池草尚未成茵之时 , 一夜春风 , 吹得梨花尽开 , 燕子呢喃 , 仿佛叙述着旅途中的见闻…… 。 此时此景 , 不由地想到黄居寀的《梨花春燕图》 , 可以让人穿越到一千多年前 , 大河上下 , 领略李唐赵宋美丽的春天 。 《梨花春燕图》用笔坚实 , 设色沉着 , 技法纯熟 , 富有古意 。 画幅从下面中间起笔 , 画一枝梨花伸向左侧中部 , 将花叶布于左下角 。 又从此枝中部再发枝 , 向右上角生长 , 顶端重布花叶 , 使其空出中节 , 即使燕子落于其上 。 整个画面构图奇特 , 简洁但不简单 , 独运一番匠心 。 左侧梨花叶下 , 隐署“居寀”两个具有隶书笔意的小楷 , 古劲朴茂 , 亦是画院常格 。
文章图片
元 钱选《梨花图卷》局部
文章图片
元 钱选《梨花图卷》落款
在“元四家”以前 , 钱选就已经与高克恭、赵孟頫齐名 , 声望极高 。 钱选与赵孟頫虽是同乡 , 但所选择的道路却不相同——独有钱选“励志耻作黄金奴 , 老作画师头雪白” , 不肯出仕元朝 , 甘心“不管六朝兴废事 , 一樽且向画图开” 。 《梨花图》为钱选折枝花卉作品的代表作 , 梨花枝叶花蕾 , 刻画生动自然 , 设色淡雅 , 在笔法上则注重线条表现力 , 无论花叶的轮廓 , 还是叶脉均富于表现力 。 画后有作者自题诗一首:“ 寂寞栏干泪满枝 , 洗妆犹带旧风姿 。 闭门夜雨空愁思 , 不似金波欲暗时 。 ”字迹萧散随意 , 无意于佳乃佳 。
文章图片
清 苏六朋 《兰亭雅集图》
清明一般在公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 , 刚刚进入阴历三月 。 三月初三是上巳节 。 言及至此 , 必然要想到王羲之的“兰亭雅集” , 以及流传千古的名作《兰亭序》 。 清苏六朋所绘《兰亭雅集图》便再现了这一场景 。 从绘画创作角度说 , “兰亭雅集”的内容早已固定 , 像是命题作文 , 却屡试不爽 , 表现对“书圣”追慕之意 , 对于文人雅集方式的神往 , 更多会侧重“雅”而非“集” 。 整幅作品构图严谨 , 笔法细致 , 设色古雅 。 在山林的晕染中 , 十分注重水的妙用 , 滋润透亮 , 具有典型的江南山水秀美华滋的韵味 , 色彩明快清爽 , 淡处不薄、浓处不滞 。 作品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清雅与宁静 。 只见山间树木葱茏 , 曲水流觞 , 逶迤婉转 , 自山石之间缓缓流下 , 水声淙淙 , 使画中环境显得更加寂静安宁 。 树木勾写细腻精到 , 颇见唐寅、仇英的遗韵 。 苏六朋尤以擅画人物故事著称 。 学吴伟、蓝瑛及上官周、黄慎等人的画法 , 有粗放、工细两种面貌 , 均能挥洒自如 。 论及“岭南画派”时 , 很多人对于“鼻祖”是谁一直众说纷纭 , 有一种说法 , 推及明代画家林良 , 也有说是居巢、居廉的 , 还有一位 , 那就是“岭南画坛二苏”之一的苏六朋 。 苏六朋的《兰亭雅集图》完全是想象中的世界 。 但是 , 只要是对书画存在特殊情结的人 , 对“书圣”王羲之有一定好感的人 , 都相信自己就是这世界当中的一员 。 苏六朋是一个有心人 , 落款时间是“癸丑暮春之初” , 时在1853年 , 与王羲之的“兰亭雅集”正好相距一千五百年 , 心有千千结 。
- 克劳德·莫奈|莫奈《威尼斯大运河与安康圣母教堂》将领衔五月纽约苏富比现代艺术晚拍
- 题字|书画联盟丨书法家最爱题的50个汉字 了解一下 甚有深意
- 王治洪|画里不知身是客走进刘舰平眼中的书画大师王治洪
- |书画联盟丨惟有黄花似故人——名家笔下《菊石图》辑录
- |以画笔绘我心,以书画诉真情
- |沈阳市实验学校中学部书画养心,以美育人
- |Date with 郑州|非遗印记·三月三,拜轩辕
- 水印|三版车工2元纸币,一张2600元,就是这个水印,你家里有吗?
- 马阜|桃花堤上的书画缘
- 画面|印章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