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400余人懂 延续古词语用法

|仅400余人懂 延续古词语用法
本文图片

方言名片
石蛤塘土话
范围:广东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的石蛤塘村,仅剩400余名石蛤塘村人使用 。
特点:粤北地区众多归属未名的土话之一 。 其语言既保留部分独有的乡音,某些字词也继承古语词的用法 。 目前仅作为村内内部交流的方式,其文化传承功能大大萎缩 。
在广东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的石蛤塘村,至今留存着一门仅本村人能懂的“石蛤塘土话” 。 在当地通用的客家方言“包围”下,石蛤塘村就像一座方言孤岛,400余名石蛤塘村人成为这门语言仅剩的使用者 。
据浙江大学汉语史研究中心教授庄初升介绍,早前,石蛤塘土话已被列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中的濒危汉语方言调查项目,通过音视频采录及相应的文字、音标记录,留下这门方言的有声语料 。
仅存于村内的濒危语言
白色的石标高高矗立在村口,“石蛤塘”三个字格外清晰 。 这里是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三江镇辖下的一个汉族村落——石蛤塘村 。 村里共80多户人家,共400余人 。 “石蛤塘话”在这个小村孕育而生,是村民们的母语 。 通过世世代代口口相传,延续至今 。
这种独特的方言仅用于石蛤塘村人之间,走出石蛤塘村,全县主要以客家方言为通用方言 。
“我觉得相比讲粤语、客家话,石蛤塘话还更顺口 。 ”今年38岁的廖先生是石蛤塘村人,2013年,在珠三角务工的他决定回到家乡发展,“那年,我有了第二个孩子,所以决定回乡发展 。 主要是想亲自抚养教育孩子,父母也上年龄了 。 ”
除了石蛤塘话,廖先生还会客家话、粤语,他表示,村里多数人都会多种方言 。 与村外人交流时,他们使用客家话等其他方言 。 但回到村里,村民们几乎都用石蛤塘话交流 。
在学界,这种方言也被称为“石蛤塘土话”,是粤北地区众多归属未名的土话之一 。 多年间,庄初升就数次前往石蛤塘村,对这门土话进行调查研究,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文学院副教授丁沾沾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广东连南石蛤塘土话》一书 。 该书被列入“中国濒危语言志”,2019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文化功能已严重萎缩
7月,正赶上夏收时节,石蛤塘的村民们顶着蒸腾的热气,在稻田中忙碌 。
石蛤塘人有句俗语,“莳田莳到处暑,种番薯种到白露止,好过借米煮 。 ”意思是即使错过了季节,也还是要种植,总比没有收成要好 。
庄初升等人调研发现,在石蛤塘土话中,“莳田”就是插秧,这个词的用法与客、粤方言相同 。 此外,他们也将种田称作“耕田”,耕地称作“犁田” 。
同时,石蛤塘话也保留着部分独有的乡音 。 例如,石蛤塘人用“今朝”代表上午,中午讲作“晏头”,下午讲作“今晏” 。
一些字词则继承了古语词的用法,还能在陆游的诗中找到痕迹 。 例如,石蛤塘土话保留了“?”的用法——陆游的《春日》中写道“迟日园林尝煮酒,和风庭院?新丝”中“?”有晾晒的意思 。
遗憾的是,石蛤塘土话的文化功能已经严重萎缩 。 如今,这种土话更像一种符号,作为石蛤塘人的族群标记 。
“作为一种弱势方言,石蛤塘土话不仅使用人数少,文化功能也越来越弱 。 ”庄初升告诉南都采访人员,这表现在石蛤塘土话几乎没有以方言为载体传承的戏曲、歌谣、民俗故事等 。
还有一些改变也渐渐露出端倪,村民廖先生就意识到,两代人在语言使用方面出现了差异 。 他告诉南都采访人员,现如今,孩子们在学校讲惯了普通话,有时回到家也自然地用普通话和父母交流 。 相比之下,他们这一辈人在和父辈交流时,则更习惯用石蛤塘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