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书画印中的二十四节气|清明:重壤幽隔,明月前身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 。
缅怀先人,慎终追远,既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一种传统仪式 。在古代书画中,墓志见证了逝者的世界,手札则涵盖了生者的世界,前者名篇有《张九龄墓志》《王之涣墓志》等,后者则有王羲之《丧乱帖》《先墓帖》,颜真卿《祭伯稿》等 。说到绘画,宋代张择端《清明上河图》之外,也有不少名作,而吴昌硕悼元配章夫人则有“明月前身”印,人老情多,令人唏嘘 。
《澎湃新闻·古代艺术》的系列文章“书画印中的二十四节气”本期呈现的是诗书画印里的清明 。
清明虽属二十四节气之一,影响却大不一样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具有祭祀性质 。先人与前人生死相隔,浓浓淡淡的思念之情不时会泛起 。世人推重孝道,因为人不能忘本 。缅怀先人,慎终追远,既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一种传统仪式 。
二十四节气|书画印中的二十四节气|清明:重壤幽隔,明月前身
文章图片
商 祭祀涂朱牛骨刻辞甲骨文
祭祀是人们对祖先、神明等崇拜对象所行的礼,千百年来在民间相沿成俗 。商周时代的祭祀涂朱牛骨刻辞甲骨文,见证了这一习俗的漫长历史 。此甲骨共一百六十余字,笔画瘦硬劲直,字形工整端严,大小错落,各呈其态,富有变化 。正面内容有四条:第一条记载商王武丁宾祭仲丁;第二条记狩猎时子□堕车;第三条记子□死;第四条是子寅用羌人十,举行宜祭 。这片刻辞保存完整,对研究商代社会历史和天文气象价值甚高 。笔画瘦硬劲直,字形大小错落,各呈其态,工稳端严中见生动有致,为甲骨文书法中的代表作 。
二十四节气|书画印中的二十四节气|清明:重壤幽隔,明月前身
文章图片
西晋 潘岳《悼亡》二首
二十四节气|书画印中的二十四节气|清明:重壤幽隔,明月前身
文章图片
东晋 王羲之《先墓帖》
西晋维持了短暂的统一 。到了东晋,偏安江南,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对峙,战乱频繁 。“书圣”王羲之《丧乱帖》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丧乱之极,先墓再离荼毒,追惟酷甚,号慕摧绝,痛贯心肝,痛当奈何奈何!”当王羲之得知先人之墓被一毁再毁,自己却不能前往整修,徒感悲伤 。王羲之另有《先墓帖》刻本传世:“旧京先墓毁动,奉讳号恸,五内若割,痛当奈何?”晋人手札,往往三言两语,回味隽永 。古人因为纸张弥足珍贵,所以没有铺陈,直奔主题 。在当时乃最平常不过的便条而已,现在看来,则是需要仰视的经典 。
南北朝时佛教兴起,造像成为潮流,见证了佛教与中国文化融合 。佛教一方面与儒家思想混杂合流构成“儒释”,另一方面与老庄思想交叉构成“佛道”,存在一个相互结合教化的过程,在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重要作用 。北朝石刻从形式上来看,直接刻凿于山崖石壁谓之摩崖,撰文刻石埋入墓穴谓之墓志,刻石记事谓之碑碣,造像附题的铭文谓之造像 。摩崖、墓志、碑碣不独北魏时期存在,唯独造像于北魏之际的数量和成就居于巅峰 。造像包含两层要素:一是书法,文字的艺术魅力;二是发愿文内容,个人直接的精神寄托 。
二十四节气|书画印中的二十四节气|清明:重壤幽隔,明月前身
文章图片
北魏 《魏灵藏造像》
《魏灵藏造像》是龙门造像中的精品 。额左题“薛法绍”,右题“魏灵藏” 。此造像多用别体字,书法风格酷似同窟的《杨大眼造像》,故疑出自同出于一人之手 。此刻乃方笔露锋之典型代表,最显用笔之妙 。起笔都将锋颖露在画外,有的角棱若刀,有的细锋引入,煞有情趣 。笔画或重或轻,重者纵矛横戈,如虎奔龙吟,轻者如风拂面,蜻蜓点水,皆能顺势合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