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出现的绿色系是最多的 , 如豆绿、苦绿、沙绿、汁绿、瓜绿、葱翠绿、苹果绿、蛇皮绿、葡萄绿等 , 大多是出现在釉色里的 。
文章图片
故宫博物院藏 清光绪 绿地粉彩藤萝月季花纹奓斗
陈彦青谈及 , 古代的色彩 , 除了矿物色 , 植物染的色彩是收到技术很大制约的 , 因此中国色彩只能是在正色间色那些代表性的色彩上保持了相对稳定的色彩呈现 , 但也无法统一色值 。 因此 , 大多只是进行类化命名 , 中国色彩无法以一个明确的CMYK值进行呈现 , 只能是尽最大的可能来呈现 。
天水碧与其文化意蕴的衍生
色彩研究者肖世孟认为 , 每一个时代都有关于色彩的“典型议题” , 比如讨论唐代时 , 就首先要关注在唐代 , 黄色正式成为帝王专用之色;北宋信奉“五德终始”之说 , 宋徽宗尤其迷信 , 这在他的《瑞鹤图》到《芙蓉锦鸡图》等绘画中均有体现;元代之前的文人画家追求“画以载道” , 并从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中找到方法 , 实现了对形似与五色的解构 , 倪瓒之水墨山水乃集其大成 。 晚明文人“清雅素色”的色彩偏好 , 是文人通过“文化”来体现自我存在的方式 , 这种色彩偏好既是现实的 , 也是策略的;清代民间年画色彩包涵有阴阳五行框架之下的色彩秩序 , 但同时 , 民间色彩从“有用性”出发 , 形成民间色彩自由丰富的特点 。
绿色系家族众多色彩的“典型议题”或许就发生在古典文化发展的高峰——唐代 , 其中最有故事的就是“天水碧” 。
天水碧背后有一个故事 , 这是南唐李后主宫中所染的色彩 。 《古今类事》中记:“李国主未破之前 , 宫中练帛 , 为风所飘 , 凌空而去 , 经宿方坠 , 变成浅碧色 , 轻翠可爱 , 以自然之色 , 号天水碧” 。 此色彩多有神异传说 , 天水碧入宋后多有流行 。
元《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记有天水碧笺的制作方法:“粉青笺:与天水碧颜色同 , 用靛一斤淘净 , 澄去灰 , 入银粉 , 煮浆调匀 , 色淡为佳 , 刷纸槌法同前 。 ”天水碧与粉青应该在色相上极为相近 , 《韩熙载夜宴图》中乐伎身上浅碧服色 , 应该就是当年建康城里流行的天水碧 。
文章图片
《韩熙载夜宴图》乐伎
陈彦青将色彩的意义的衍生过程表达进行了如下比喻:“就像我们在酒会中给叠成金字塔状的酒杯倒酒的道理一样 , 最上面杯子中的酒溢出后 , 自有下面的杯子接着 , 色彩的意义的层面也即如此 。 ”
诗歌和史故赋予了色彩在不同层面的表达 , 从身份的指代到情绪、命运等 , 意义的溢出使得这一色彩本身意义的层面产生了新的意义结构 , 在各种场景的作用下 , 溢出的意义被另外的一个意义层面承接下来 , 变成意义结构之一 。
天水碧从最直接指向的符号表现来看 , 天水碧指向的是南唐后主李煜;之后 , 天水碧这一色彩上叠加了这一颜色产生的基本状况及其使用、流行;第三个层面上 , 色彩因其背后的故事给人一种强烈的情感印象 , 比如天水碧指向了南唐的失国及其悲剧的命运 , 在这一感觉的层面上 , 天水碧指向了某种关乎命运前定的先兆或谶语 , 预言了家国沦亡 , 并在之后的诠释中被不断深化 。
- 刽子手|古代的刽子手,为什么都是同一家族的人多呢
- |古代银票就一张纸,为啥没人造假?你看看上面那行字,如何造假?
- |气清景明 万物皆显
- 丹寨|清明,敬过往 致明天
- 华南|清明 | 气清景明万物生
- 节日|二十四节气 | 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 |济南蛋雕:薄又脆的蛋壳上雕刻世间万物 这绣花功夫“拿捏得死死的”
- 梨花|诗意节气|梨花风起正清明
- 银子|古代那么多的银子,现在为什么都不见了?考古专家说出答案
- 景明|清明:气清景明万物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