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红楼经济|刘姥姥:贾府的富裕清单( 二 )


乡下老妪刘姥姥从来听也没听过 , 见也没见过原来茄子还有这样做法、吃法 , 于是:
摇头吐舌说道:“我的佛祖!倒得十来只鸡来配他 , 怪道这个味儿!"
刘姥姥|红楼经济|刘姥姥:贾府的富裕清单
本文图片

刘姥姥进贾府的情节安排 , 别具匠心 。 除了“穷”和“富”的对比、“尊贵”和“卑微”的对比 , 更深度挖掘出“穷”和“富”的由来和变迁 , “尊贵”和“卑微”的辩证统一关系 , 即“尊贵”之中有“卑微”的一面 , “卑微”之人也自有其“尊贵”之处 。
更为重要的是 , 它为贾府所处的社会阶层确立了坐标立面 , 对贾府所对应的各种经济关系 , 安插了标有具体方位的“探头” 。
刘姥姥和贾母年龄相仿 , 都是“积古”之人 。 两人都是儿孙满面 , 三代、四代同堂之人 , 但她们在世俗眼里 , 一个是大富大贵 , 福寿无比 , 一个却是豆微草芥 , 苦不堪言 。
可哪里知道 , 那位养尊处优的老封君 , 却常常对“茄子鲞”之类的菜肴食不甘味 , 却总想“地里现摘的瓜儿菜儿吃” 。 那位总嫌牵着自己衣角来贾府的外孙板儿怯怯生生、羞羞答答、没有出息 , 殊不知另一位老祖母 , 也不知多少回为满园的孙儿、孙女们的胆大妄为、“不肖种种”之事添忧犯愁 , 进而连“不是冤家不聚头”这样的话都说了出来 。
是的 , 贾府是大祭宗祠、大摆宴席 。 堂前台面是不乏有头有脸的达官贵人 , 女流宾客 , 可那是靠“钱”交出来的 , 是“银子”的你来和我往 , 年年岁岁 , 岁岁年年 , 有多少“交换”和“交易” , 稍有不慎 , 就会输得精光 , 甚至家毁人亡……这就是刘姥姥们所不知道的 , 也体会不出的了 。
就好比尽管贾母平日里听惯了乱耳的丝竹 , 看惯了炫目的艳舞 , 其实她老人家最爱的 , 还是青山绿水的乡土俚音 , 譬如那句“花儿结了个大倭瓜”她就百听不厌 。
这就是“尊贵”和“卑微”的互不相让 , 互不满足 。
刘姥姥|红楼经济|刘姥姥:贾府的富裕清单
本文图片

还有 , 贾母死后 , 府中男男女女 , 一干众人 , 死的死 , 疯的疯 , 发配的发配 , 坐牢的坐牢 , 大厦倾塌 , 风流云散 。 可那时 , 刘姥姥呢 , 还在她的庄里 , 插禾种菜 , 点豆收瓜 , 手头也不那么紧了 , 一个小家族 , 和和美美 , 一派兴旺 。
当斯时 , 贾府大管家王熙凤亡故 , 留下无依无靠的爱女——巧姐儿 。 还是刘姥姥把巧姐儿接回自己的庄里 , 给她吃 , 给她穿 , 免得“苦命的”巧姐儿被“人牙子”卖进窑子里去 。
这岂不是 “富” 和“穷”的轮回和流转 , 现世的报应和补偿?
还是回到刘姥姥二进大观园情节本身吧 , 这次刘姥姥比上一次斩获更大 。 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六人 , 共馈赠给她白银一百零八两及礼品、衣物、药品等 , 折合银子大致在三百两以上(笔者按康熙、雍正年间物价推算) 。
这三百两银子 , 刘姥姥如果用来置地 , 可置良田四五十亩 。 当时一个普通百姓维持最基本的生活 , 一年只需五两银子 。 这三百两银子 , 足够保刘姥姥全家四口十年的生活呢 。
刘姥姥|红楼经济|刘姥姥:贾府的富裕清单
本文图片

最令人意外的是 , 刘姥姥还无意中得到了栊翠庵的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茶杯 。 这个小茶杯可是价值连城呢 。 在大明本朝 , 一对成窑杯的价格已是十万钱 。 何况这件小盖钟茶杯式样独特 , 色彩清丽 , 还带泥金真色 。 到了清朝 , 世间已很是罕见 , 唯有皇家才少量遗存 , 其价值真的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