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怀明:重读吴宓《红楼梦新谈》(红学经典重读之四)

将吴宓的《红楼梦新谈》与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李长之的《红楼梦批判》、李辰冬的《红楼梦研究》等放在一起对读 , 不仅可以掌握阅读欣赏《红楼梦》的方法 , 而且还可以了解《红楼梦》在现代中国的接受情况及其经典化过程 。
|苗怀明:重读吴宓《红楼梦新谈》(红学经典重读之四)
本文图片

吴宓塑像
过去谈到红学史 , 往往以胡适、俞平伯等人开创的新红学为主线 , 就新红学的成就及影响来说 , 这是没有问题的 。 但过于强调和突出往往会人为遮蔽一些其他的红学风景 。 比如从王国维到吴宓、李长之、李辰冬等人借助西方理论构建《红楼梦》思想艺术研究体系的这条线索 。
事实上 , 我们现在研究《红楼梦》 , 对新红学主要接受其基本学术观点比如《红楼梦》作者是曹雪芹、后四十回是续书、《红楼梦》是带有自传色彩的小说等 , 方法层面则主要借鉴其对作者、版本考辨的思路 。 因新红学对《红楼梦》思想艺术这一层面涉及较少 , 人们在这方面的探讨受其影响实际上并不大 , 与王国维、吴宓等人的研究反倒是一脉相承 。
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尽管已有上千年的历史 , 但它作为一门现代学科 , 则是受西方文艺、学术思想及学术制度的直接影响建立起来的 , 尽管其中存在一些弊端 , 比如以西方理论律中国文学作品及现象 。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演进 , 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研究体系与规范 , 那就是立足中国的实际 , 借助西方的理论 , 形成我们自己的理论框架 , 然后借助这种框架探讨中国文学作家作品及相关现象 。 也许可以进行一些调整 , 但至少在目前还无法从根本上推翻这种体系和范式 。
|苗怀明:重读吴宓《红楼梦新谈》(红学经典重读之四)
本文图片

《红楼梦新谈:吴宓红学论集》
通过阅读王国维、吴宓等人研究《红楼梦》的相关著述 , 可以看到这一学术传统是如何形成的 。
尽管《红楼梦》面世之后 , 一纸风行 , 有众多的咏红诗词、评点及专书 , 但这些都未被当时的学术研究体系所接纳 , 真正赋予《红楼梦》现代文学经典地位、奠定现代红学研究范式的是王国维 , 他在《红楼梦评论》一文中借助叔本华的理论解读《红楼梦》 , 指出《红楼梦》是一部大悲剧 , 并探讨悲剧形成的根源 。 借助这种分析 , 王国维不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而且还做了一项重要工作 , 那就是赋予《红楼梦》以文学经典的地位 , 他将《红楼梦》放在了世界文学的大背景下进行观照 。
言下之意 , 即便是用西方理论律之 , 《红楼梦》仍然是一部优秀的作品 。 尽管这种方法后来受到一些学者的批判 , 但在当时的学术文化语境下 , 该文有其重要的开创奠基意义 。
|苗怀明:重读吴宓《红楼梦新谈》(红学经典重读之四)
本文图片

《吴宓日记》
吴宓的《红楼梦新谈》与王国维的研究一脉相承 , 与后者形成互补 。 王国维重点在思想层面的解读 , 吴宓则更多从文学层面赋予《红楼梦》以文学经典地位 。 文章开宗明义 , 指出《红楼梦》是“中国小说一杰作 。 其入人之深 , 构思之精 , 行文之妙 , 即求之西国小说中 , 亦罕见其匹” 。 “自吾读西国小说 , 而益重《石头记》 。 若以西国文学之格律衡《石头记》 , 处处合拍 , 且尚觉佳胜” 。
该文列举美国哈佛大学英文教员Dr.G.H.Magnadier提出的判断小说杰构的六个标准 , 然后逐一对标 , 认为《红楼梦》完全符合这六个标准 , 因而是小说杰构 , 具体情况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