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哲学与审美的九个命题(17)


由美的感受、美的判断之演进、发展 , 就可能进入美的想象 。 美的想象力是构成审美能力的特殊能力 , 波德莱尔认为 , 这种能力是审美之“各种能力的王后” 。 其作为批评家兼诗人 , 或许更具有超乎寻常的敏感:“想象力是一种近乎神的能力 , 它不用思辨的方法而首先察觉出事物之间内在的、隐秘的关系 , 应和的关系 , 相似的关系 。 ”如此 , 美的想象力是由美的感受力所缘起、美的判断力所导向 , 并与“美的自由创造能力”相聚合而形成的综合性审美能力 , 是美的创造性行为的本源 。 正如爱因斯坦所言:“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 。 ”并坦言:“物理给我知识 , 艺术给我想象力 , 知识是有限的 , 而艺术所开拓的想象力是无限的 。 ”爱因斯坦作为相对论鼻祖、小提琴演奏高手 , 其自身之“杰作”就是想象力与创造力成就的经典范例 。
美的想象是进入美的自由创造之境界 , 在这个境界中 , 审美主体往往在近乎无限的想象中领悟美、洞见美、陶醉美、融入美 , 进而出现激情彭拜、不能自己的亢奋状态 , 这或许就进入了美的创造状态 。 在审美能力建构中 , 主体情感 , 尤其是激情 , 作为生命的特殊的状态 , 是审美与艺术创造的特别要件而不可或缺 , 这在艺术家的创作经验与理论家、批评家的专论中 , 均有从感性到理性的阐述与强调 。 这种激情还常有迷狂、惊喜、灵感等与之相呼应 , 对文学家来说就是文思泉涌 , 对美术家来说就是美意袭来 , 对音乐家来说就是乐感“爆棚” 。 在柏拉图主义者看来 , 生命的激情状态犹如神灵附体之迷狂 , 既是灵感激发的必然条件 , 也是艺术创作的本真状态 。 事实上 , 这种状态也是审美的情感体验与深度感知 , 而体验的过程是美的感受的意向性与整体性建构 , 体现审美主体融入美、“在之中”;深度感知的过程是美的创造的物质性与作品性建构 , 体现(所创造)作品的物性化存在、形式化呈现、实事性再现、主题性表现 。 简言之 , 美的创造 , 就是在激情体验美、融入美 , 并在美的灵感之强烈激发中 , 完成美的艺术之创造 。
一般说来 , 审美能力是美的感知力、判断力、想象力与创造力的综合建构与集成 , 在具体的审美经验中 , 这些层面相互作用、交互发展 , 既把握美的特征 , 又决定美的存在 , 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 , 也是认知与创造的统一 , 既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 又具有社会性、时代性与民族性 。 对艺术家来说 , 审美能力的展现与表达 , 是创作美的作品、呈现美的存在;对非艺术家而言 , 审美的感受与体验 , 对审美对象是进入审美、体验审美 , 对艺术作品是美的再创造 , 最终实现艺术外在美的内在完美 。 审美再创造同样是主动审美 , 因为艺术创作一旦完成、成为作品存在 , 也就成了审美对象 。
就艺术创作论 , 艺术家(作品)美的创造力的觉醒 , 往往源自一种悠然而至的“触发”、一句热情话语的点亮、一段生存经历的磨难 , 比如 , 朱德群读到老子“道之为物 , 惟恍惟惚 。 惚兮恍兮 , 其中有象;恍兮惚兮 , 其中有物 。 ”之时 , 对艺术审美之象似突然洞见 , 后创作出具有诗性音乐之妙、玄然灿烂之美的油画作品 , 奠基抒情抽象主义 。 还比如 , 陈忠实的短篇小说《接班以后》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何启治高看 , 认为“是一篇长篇小说的框架 , 充分展开来写 , 便会是一部不错的长篇小说 。 ”陈忠实被这句热情话语所“点燃” , 后来终于写出《白鹿原》 。 再比如 , 齐白石从粗木工到精木工的经历 , 成就了其“木匠画家”的传奇 。 海明威也属由反思生存经历之痛成就审美创作的著名作家 。 他说:“一个好作家都有一个不幸的童年 。 ”其生于战争年代、失离家人、被迫男扮女装 , 他的“不幸童年”与“硬汉”作家恰恰演绎了这样的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