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钱文逸评《雄辩的身体》|重塑美术史研究的感知媒介

美术史|钱文逸评《雄辩的身体》|重塑美术史研究的感知媒介
本文图片

Jacqueline Jung, Eloquent Bodies: Movement, Expression and the Human Figure in Gothic Sculpture, Yale University Press, July 2020, 340pp
耶鲁大学艺术史系的中世纪艺术学者雅克琳?容格(Jacqueline Jung)于2020年7月出版的《雄辩的身体:哥特雕塑中的动态、表现与人体》(Eloquent Bodies: Movement, Expression and the Human Figure in Gothic Sculpture , 以下简称“《雄辩》”)是笔者自疫情以来在欧洲艺术史领域最翘首以盼的新著之一 。 无奈该书出版之际 , 本校图书馆的新书购买程序已按下暂停键 , 笔者不得不苦苦等待跨校借书系统重新开启近一年 , 终于在第二年暑假从蒙特利尔大学处获得了一个月宝贵的借阅时间 。 读罢确认 , 这着实是一本值得推介给国内学界、反映海外学科前沿动态的精心之作 。
从“图像程序”(pictorial program)到“感知进程”(perceptual process)
《雄辩》是容格的第二本书 , 与其博士毕业后的第一部著作《哥特屏桥:法国与德国大教堂中的空间、雕塑与社群》(The Gothic Screen: Space, Sculpture and Community in the Cathedrals of France and Germany)一样 , 都关注中世纪教堂中雕塑组的实地体验与空间性 。 《雄辩》的一项大胆而具有切实突破性的学科贡献 , 当属对图像程序(主要涉及处于建筑环境中的雕塑组)的一种新的动态时空分析范式 。 容格的两本书都极其强调在教堂空间的现场理解建筑与雕塑的结构和形式 , 《雄辩》一书可以说是把“实地”(in situ)这一美术史研究的经验感知基础以一种现象学式的关怀与体认打开 , 其关注点不再仅仅是到现场去体验作品和其空间环境 , 而是真正反观这一体验与长期以来的学科实践之间的落差 , 并通过挖掘后者的盲点 , 提炼出“动态”“观看视点”等可以进一步用来丰富具体作品视觉及感知内证的分析工具 。
随之而来的 , 是对图像或雕塑程序(pictorial/sculptural program)一种全新的定义 。 以往——尤其以图像学(iconology)为框架的认知——将图像程序视为一个静态的多单元结构 , 而美术史阐释的目标即是去揭示这一结构内部各单元之间的关系 , 以此完成对整体意涵的统领性解释 。 一种基于在时空中延展的实地体验的图像程序则不将整个结构视为静止不变的整体 , 而是把它看作一个占据了具体物理空间的环境 , 把观者在这一环境中由一点至另一点的运动视为一种体验性的线索 , 运动中对同一程序在不同角度的观看与感知构成一个连绵不断的印象序列 , 这一变换中的观看与感知把原本被定格的程序(program)转化为一种动态的、在不同面向中展开的感知进程(process) 。 图像程序由此收获了动态和多面性 , 这不仅为雕塑群的形式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更丰厚的原始素材 , 也带来了更开放且具包容性的含义阐释姿态——意义的“灵活性”(flexibility)是容格在书中反复强调的 , 这种灵活性正得益于观看本身的动态 。
从某种角度而言 , 动态观看和雕塑的空间性并非美术史的新议题 , 甚至在一些领域已是老生常谈 。 但容格的过人之处在于 , 用细腻而专注的感知力为这一人尽皆知的学科常识增添了一道新颖而系统的纵深 。 这种系统与深入却不流于教条或刻板 , 而是依据具体的分析案例和其空间特性尽可能结合不同的观看动态——从环绕雕塑的有效视点中抽取出的多个观看角度 , 雕塑在不同距离和仰视角度下呈现出的不同形态 , 不同雕塑在同一空间中形成的相互关系 , 等等 。 同时 , 容格的分析尤为强调作品与观者身体共同占据的物理空间和两方互相作用的观看经验 , 这反映出其对现象学理论的深切投入 。 她在书中强调了“图像”与“现场感”(image/presence)这一成对概念 , 倘若静态的程序将雕塑定格成图像 , 那么动态感知中的雕塑则是作为一具躯体与观者的躯体相遇 , 它的第一属性是一种物理的、经验的在场 。 在任何对其意涵的剖析之前 , 研究者都必须全面而开放地捕捉这一鲜活的“在场感” 。 这便是贯穿《雄辩》的方法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