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百度百科 什么是科举制度

中国历代有不同的官员选拔方式 。
先秦之前是贵族世袭制 。秦国变法之后以耕战为目标,采取军功爵制 。
西汉创立,这是第一个非贵族王朝 , 所以采取官学选才,推荐制两个方式来选拔 。可随着世家的崛起,察举征辟制逐步演变为了九品中正制,最终形成只看家世的选拔,寒门子弟很难出头 , 又令门阀控制资源 , 对国家政权有极大威胁 。所以隋朝大业元年开始施行科举,以文章策论的优劣来选拔官员,以令有才能者跳出所谓推荐和九品中正制的压制 , 试图改变门阀世家对官场的垄断 。此后,直到清末1905年才废黜科举 。
但是,科举也是在不断推进和完善 。
唐代科举是最艰难,进士每科多者二三十人少则十余,五六人,二三人,乃至一人不中 。也因此进士在唐代属于晋升快车道,短暂十来年就有机会入相 。所以当时就有,中进士第,娶五姓女的人生成功标签 。
宋代推崇文职 。进士每科多则二三百,宋仁宗甚至创造一科进士八百的记录 。明清时期相对正规些 , 每科三百进士是定数 。
一、科举是分科的
除了最重要的进士科外,历代还有其他比如明经科,用于选拔秘书类官员 。明法科,用于选拔司法官员 。明算科,用于选拔财政官员 。
至于秀才、俊士、明字等科,逐步废黜 。
此外,还有武举,选拔军事官员 。
二、科举是分级的 。
隋唐宋三个时期,一般分县、州(军监)、礼部、殿试 。
明清则分为 , 童生、秀才、举人、礼部、殿试 。
三、科举是艰难的
以明清为例:
5岁启蒙 , 读三字经等基本读物 。背讼四书、五经 , 韵表 。学习诗词、书画 。正式开科学八股文 , 本朝典章,大臣奏对,皇帝批示等 。才能去考秀才 。
一般来说,明清时期中举平均年龄31岁,进士35岁 。
即是说,家庭要养活一位不能产生效益的读书人31年才能中举,还要缴纳拜师费、年节礼物 。生活费、基本穿着,笔墨纸砚,书籍,正常交往费,几十次考试的盘缠 。
这些钱,对大家族来说不算啥 。但一般小地主富农家庭都难以承担 。
同时,科举成功率很低 。
明清时期 , 每两年只产生约25000名秀才 。每三年约3000名举人和300名进士 。而全国读过书的人大约四五百万,可见科举之难 。
这里简要说明一下中国的科举考试制度 。“科举”是最具有中国特色,历史悠久的中国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开始于中国的隋朝 。到明朝时期 , 已经基本全面完备起来 。
1、考试一般分为三级,即院试(县级),通过者为秀才;乡试(省级),通过者为举人;会试及殿试(国家级),通过者为进士 。只有取得进士,才能真正做官 。
2、考试一般每三年考一次,遇到有重大喜庆事件的年份,可能加考或加录 , 即“恩科”,考试内容一般以儒家的四书五经为主,以八股做文章的形式出现 。
3、进士考试全国共录取人数为200人,分为三甲 。第一甲3名,即状元、榜眼、探花,授进士及第;二甲97名,授进士出身;三甲100名,授同进士出身 。
【科举制度百度百科 什么是科举制度】由此可见,考进士之路那不是一般的难呐,那是地狱级的,要经过魔鬼级训练且很有天赋者,才能考取 。考中进士的人 , 一定是超级学霸 , 且祖宗保佑上青天啦!比起现在的考取清华北大来 , 现在的考试就显得相当简单,毛毛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