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为什么写史记简单回答 司马迁为什么写史记( 二 )


司马迁在这封书信中称自己为“刑余之人”“扫除之隶”“闺阁之臣”“刀锯之余”——可见 , 他心里的自卑 。古代的各种酷刑,如车裂、菹醢等,固然令人发指;但相比起来,另一类更惨无人道,其中的代表就是司马迁所遭受的宫刑 。
前一类刑罚只是把肉体上的痛苦放大到极致,然如黥刑、宫刑等,则是对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 。前一类刑罚再痛苦,也持续不了太久,因为它是致命的,人一死痛苦也就随之而去;而像宫刑这样的,不会致死,而是让人在耻辱中苟延残喘,真正堕入“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地狱 。
《太史公自序》是为《史记》写的序言,措辞表意当然要规范谨慎;《报任安书》是给朋友写的信,自然更随意,可以在其中坦露心迹 。
司马迁借这封信详细地回顾了自己人生中的这次重大变故,倾诉了心中的委屈和愤懑,甚至还有怨恨 。他怨李陵不能守节而选择降敌——虽然承认他是个国士;他怨当自己遭难时,身边的朋友亲信没有一个站出来替他说话——虽然他将其归罪于自己平时不热衷于维护人际关系;他怨汉武帝曲解了自己的意思 , 施以重刑——虽然口头上说是自己没把话讲明白 , 导致圣上误会 。总之,自己无端蒙受这样的不白之冤,真是悔恨交加……
在这种心境下,说他含辛茹苦写《史记》是为了歌颂谁——鬼才信!
中国古代士大夫阶层对于“尊严”看得非常重,他们有一种源自身份的骄傲 。而在司马迁所处的那个历史时期,宦官的地位是极低的,尤其是在士人眼中,根本不屑与之同列 。
孔子到卫国,看见卫灵公和宦官雍渠同乘一车,马上离卫国而去;商鞅觐见秦孝公,是宦官景监引见的,赵良据此劝商鞅引退 , 因为觉得他进入仕途是借了宦官的力,很不光彩 。那个时候宦官在士人心目中的形象便是如此不堪 。
司马迁觉得,自己身居大夫之列,本就不该受刑;受刑也就罢了,偏偏受的是宫刑!这样的耻辱,使他终其一生都活在尊严被摧毁的痛苦中 。
首先是来自外界的压力 。《报任安书》中两次提及“为天下观笑”“为乡党所戮笑”——他在邻里乡人前再也抬不起头,任人指指戳戳 。另一方面,在朝中,他也无颜再说话 。
任安之前给他写信 , 建议他向朝廷推荐贤才 。司马迁在这封回信中反复申明:像我现在这种情况,还有什么脸、什么资格再“推贤进士”呢!我这样的人在朝堂上说话,不是轻蔑朝廷,羞辱当朝的士人吗?如今的情况 , 无论我用什么言辞来美化自己、为自己分辩 , 也是徒劳,没有人会信 , 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 。
一句“负下未易居 , 下流多谤议”,让人深切地感知到其处境的艰难 。
其次是心里的纠结和自卑 。他自陈,从先人开始,家里就是史官 。而这个官职的地位 , 用他的话说,是“被主上玩弄,如乐工、戏子一般被畜养,被世俗所轻蔑的” 。
本来已经是这样,再加上自身遭受如此不堪的刑罚 , 真是低到尘埃里去了 。“士可杀不可辱”,这样被人轻视、践踏地活着,远不如一死痛快 。然而他思来想去,又不能选这条路 。
原因就是他认为自己已经错过了最佳的自杀时机 。他觉得若要保全名节 , 就应该在受刑之前自我了断;若因为一时迟疑,拖到受刑之后再自杀,那便于事无补了 。
再有,他自我评价,当目前为止庸庸碌碌、毫无建树,就这么死了,不但不能触动任何人 , 反会遭人耻笑 。
那么把自己的冤屈表达出来,向世人申辩,又是否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