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者》余话(金台书话)

|《寻路者》余话(金台书话)
本文图片

孙郁郭红松绘
|《寻路者》余话(金台书话)
本文图片

青年时代 , 我徘徊于学问与创作之间 。
上世纪80年代 , 我与许多人一样 , 如饥似渴恶补知识 , 读过西洋诗学理论 , 看过古代文章 , 可就是不能融入其中 。 因为一些问题意识无法在那些表达方式里呈现 , 辞章逻辑被什么限定了 , 结果是表达生硬 , 思维缺乏伸展的空间 。
后来到鲁迅博物馆工作 , 进入一个特殊的环境 , 慢慢地 , 我的思想与审美观发生了改变 。
博物馆注重对旧物的陈列 , 还原场景 , 再现历史 。 这个过程自然有思想的投射 , 但因为以史料为主体 , 精神是敞开的 , 不同遗物折射的故事不同 , 告诉我们的是有宽度的空间 。 这给我很大的触动 , 隐隐意识到 , 比起教条的表达 , 从基本资料出发的思考与书写 , 意义更大 。 之前 , 自己在概念游戏中待得过久了 。
我所在的办公楼旁有许多藏书 , 让我颇感兴趣的是《新青年》《小说月报》《语丝》《莽原》《新月》等原刊 。 最有意思的是看到了作家原稿 , 从旧的纸张间嗅出前人的气息 。 接触这些旧刊时 , 会发现那个时代的精神缠绕着多样形态 , 知识人在困境中 , 各自走了自己的路 。 他们之间冲突有之 , 对话亦多 , 重要的思想闪动 , 照出存在的多种样式 。 而我们的文学史与现代史对于彼时社会的描述 , 大抵遗漏了什么 。
偶尔也参与文物搜藏、征集 , 见到了过去没有接触的旧物 。 比如 , 曾与林辰先生接触过 , 看过他的藏书 , 被许多版本所吸引 , 才知道做学问最基本的准备是什么 。 林先生去世后 , 我与朋友清理他捐赠的书目 , 翻看一些未见过的刊物 , 对于过去的文化行迹自然多了心得 。 他的文章好 , 与懂得历史文献有关 , 古文功底非我们这代人所能企及 。 曹聚仁先生称赞他的厚重 , 大概就是指文献的功底 。 我从他的文字中才知道 , 学问的文学化表达 , 要有多方面修养 。 做到此点 , 要下许多气力 。
研究室有位江小蕙老师 , 是鲁迅朋友江绍原先生的女儿 , 她退休后给博物馆捐赠了大量信札 。 看到鲁迅、蔡元培、胡适、刘半农、钱玄同等人的墨宝 , 似乎感受到那些人互往时的片影 , 我与几个同事从中理出了些有趣的学术线索 。 最大的启发是 , 彼时的学人 , 样子不一 , 率性之中 , 有着传统文人的一面 。 这些人新旧交错 , 学问与趣味也有脱俗之美 。 他们何以丰富了现代学术 , 其间的蛛丝马迹 , 亦可视为一种注解 。
真正触动我的是 , 在博物馆接触的一批文章家 。 那时候我参与《鲁迅研究动态》编辑工作 , 负责编辑业务的老师大概受民国杂志的影响 , 趣味驳杂 , 不仅有论文 , 也设随笔、考据和译文板块 , 能看到老一代作家楼适夷、黄源、梅志的短文 , 许多都值得反复咀嚼 , 还有一些现代文学研究专家的文章 , 像唐弢的学术随笔、林辰的考据短札、姜德明的书话 , 都很有意思 。 在我看来 , 他们的书写 , 延续了鲁迅那个时代的遗风 , 在领悟社会与解析思想时 , 保持了汉语的温度 。
【|《寻路者》余话(金台书话)】看这些人的文章 , 震动之余 , 也反问过自己 , 为什么我们不会那样表达?后来又认识了汪曾祺、张中行等前辈 , 才慢慢知道汉语的多种路径 。
从材料出发 , 思考现代文学的来龙去脉 , 是博物馆系统和非学院派作家的一种本领 , 五四遗风有魅力的地方 , 大概也包括这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