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赞!今日《福建日报》关注惠安复工复产、人文历史

|点赞!今日《福建日报》关注惠安复工复产、人文历史
本文图片

4月18日
《福建日报》连发2篇文章关注惠安
01
《福建日报》
第3版刊登文章
《“智”造忙》
【|点赞!今日《福建日报》关注惠安复工复产、人文历史】全文如下
|点赞!今日《福建日报》关注惠安复工复产、人文历史
本文图片

“智”造忙
(2022年4月18日《福建日报》第3版)
近日 , 惠安华辉玻璃有限公司的员工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 , 抢抓生产 。 据了解 , 该公司是福建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 玻璃生产全过程由数控设备控制 , 其中冷加工阶段数字智能化生产比例达到100% 。 一季度以来 , 该企业已生产50万平方米低辐射节能环保玻璃 , 产品广泛应用于国内外建筑领域 , 远销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
|点赞!今日《福建日报》关注惠安复工复产、人文历史
本文图片

02
《福建日报》
第12版刊登文章
《“惠安童生”的历史实情》
全文如下
|点赞!今日《福建日报》关注惠安复工复产、人文历史
本文图片

“惠安童生”的历史实情
(2022年4月18日《福建日报》第12版)
泉州乡土文集《山峰的故事》记述了一个“惠安童生”的段子 , 说两童生凌晨启程赶考 , 路过陈紫峰(明代晋江人 , 后成进士)的先生私塾 。 甲童生邀乙童生对对子 , 并先吟上一句“晓行……晓行真晓行” , 乙童也对上:“十里天未明 。 ”陈紫峰如厕听到此 , 随口说:“识无大布袋 , 笼此二畜牲 。 ”两童生气愤不过 , 追着陈紫峰进屋告状 。 先生问是否有此事 , 陈紫峰矢口否认 , 说自己对的是“不见青山面 , 但闻流水声” 。 先生转眼望两童生 , 两童生哑然 。
说到“文人相轻”问题 , 龚鹏程曾为高阳叫屈 , 谓“好之者誉为一代才人 , 短文者嘲为通文县丞” 。 通文县丞 , 即指中国古代笑话中“素不知文而效颦强作能文之县丞” 。 插句题外话 , 这里的“惠安童生”倒是勉强能跟“通文县丞”凑上对 。
那么 , “惠安童生”的段子是否属于“文人相轻”的“地域黑”呢?其实也不尽然 , 有位惠安本地人就曾借此“自嘲” 。 话说陈伯达因当众把“谮(zèn)”字念错而怏怏不快 , 久久未能释怀 , 所以在一次飞行途中 , 随手写下一段话:“最近看过清朝一个官僚的信 , 其中说 , 有一天 , 暮宿惠安 , 城小如瓮、县清似水 。 可见我生活的环境 , 是很狭窄的 , 眼光太小 。 敝县在前清时 , 童生最多 , 号三千 , 每三年到泉州考秀才 , 卷子大量不通 , 流传的笑话很多 。 泉州所属各县 , 称不通的人 , 为‘惠安童生’ 。 我是惠安童生之一 。 ”
明人蔡清《虚斋集·卷三·送判簿杨君之京序》云:“自惠安以至永春则县浸狭、民且淳而事益简 。 ”明人叶春及《惠安政书十一·社学篇》云:“惠安近虽以三十里为邑 , 然至邃谷 , 诗书之声不绝 。 每选学官子弟 , 抱艺就有司而试者 , 不下千人 , 盖斌斌盛也 。 ”1998年版《惠安县志》则称 , 清道光年间 , 惠安童生到泉州参加府试、院试的人数达3000人 , 为泉州府各县之最 。 院试后分县录取秀才 , 时惠安有额24名……以上史料可作解读这篇小品文的历史背景 。
“童生试”为明清时期童生获取生员(秀才)资格的入学考试 , 为科举最初级考试 , 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 , 院试合格后即成秀才 。 可别小看这个考秀才 , 据纪莺莺《明清科举制的社会整合功能》大略推算 , 明清两代生员录取率在1%左右 。 艾尔曼以1850年具体为例 , 测算出在全中国200万名参加院试的读书人中 , 只有3万名(1.5%左右)成为生员 , 只有1500名(5%)从乡试中胜出成为举人 , 而在举人中最后只有300名(20%)可以通过殿试 。 按所有参加科举的人数与最终的进士名额计算 , 张宏杰认为走完全程 , 录取率是“略大于‘万一’这个中国人用来形容几乎不可能的情形的比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