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秀和|著名书法家畅春斋主杨秀和:向海外传播中国书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 )


杨秀和:现在好像在国际化的运动里面 , 有许多的中国艺术家也参加了这个运动 。 中国艺术是不是已经失去她原来的精神风貌和基本形态?
郑林:这也是我们担忧的问题 。 中国有一批人想尽快加入全球化的行列 , 并以丧失自己的传统身份特性的方式来改写自己的身份 。 加入全球化 , 就似乎是尽可能像西方 , 失去了自己的身份以后 , 这种理论反而认为自己是种新传统 。
杨秀和:看成新传统?
郑林:就是将西方的东西拿进来 , 变成中国的新传统 。 这个想法有合理性 , 但是有一个问题 , 如果他不能消化这部分 , 那他恰好不是变成新传统 , 而是丧失并切断了中国传统 。 比如汉唐能够吸收 , 是因为汉唐的气势足够大 , 它可以把外来佛教的很多东西都吸收进来 。 今天现代性的西方和中国不是一样的 , 它对中国传统的中断是比较厉害的 。 所以我也比较担心 。 我认为应该保持中国的特性 。
杨秀和:另外一些现象 , 有一些中国艺术家就特别地将富有中国特色、味道的因素放到自己的艺术里面 , 但是他们可能对那些艺术没有什么特别的情感和了解 , 做成“东方元素” , 做得很有“异国情调” , 吸引一些西方人眼球 。 这在我看来 , 这非常不好 。
郑林:这就是张艺谋文化失败的原因 。
杨秀和:您觉得他是失败吗?张艺谋的作品内容比较勉强 , 没有自己的个人情感 , 致使一些东方符号堆积 , 觉得不是太好 。 但是 , 他是一个很成功的人啊 。
郑林:是在商业炒作上很成功 。
杨秀和:从西方人角度看 , 似乎很有中国味道的 。
郑林:具有“中国性” 。 他给书法界提供了一个样板 , 尽可能将中国的东西做成符号和元素 , 抽离中国情感和精神 , 把一个空壳交给西方人 。 这样做的结果最初引起了满堂喝彩 , 得到了西方人的欢迎 , 包括《红高粱》、《大红灯笼高高挂》等 。
杨秀和:这种面向西方的“东方形象” , 似乎以前的赵无极早期那样做的 , 他最初造了一些比较抽象的画 , 一些古体的字 , 几年后他感到有意利用自己的画更“中国性” , 所以就可能给外国人以“东方想像” , 但他后来不再仅仅生硬地使用东方符号性的东西 , 而是有自己的独特理解的世界 。
【杨秀和|著名书法家畅春斋主杨秀和:向海外传播中国书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郑林:我认为 , 一个艺术家如果紧紧跟随西方的一些理论弄一些缺乏生命力的追新之作 , 是没有生命的 。 如果仅仅为了迎合西方评委趣味做一些让西方眼熟的作品以获得出国的门票 , 只能有短期效应 , 到头来仍然无人喝彩 。
杨秀和:所以中国书法家应该为自己的传统而自豪 , 不需要过分地贬抑自己 , 不需要应和西方人的趣味 , 而是应该整体上展示中国书法艺术的魅力 , 使西方人逐渐感受到书法的美 。
郑林:我认为先生说得非常好 , 中国艺术家的文化自觉和艺术底蕴成为中国书法走出国门的关键 , 通过全球化我们可以认真思索中国书法的前景 , 同时在文化对话中坚持中国书法输出 , 使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书法文化精神 。 最后我们希望教授和我们以后能够多多交流 。 北大书法所成立才两年 , 先生88岁高龄不远万里到中国来给我们的研究生上课 , 指导他们 , 我十分感动 , 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 , 而且希望今后中国北京大学在做文化、书法交流输出的时候 , 尽可能多获得先生的建议和指导 。
杨秀和:今天这场谈话 , 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 , 谢谢 。
郑林:我也一样 , 谢谢 。